【亲子关系】孩子做错事还说谎怎办? 发火不是唯一选择|程卫强

撰文: 育儿教室
出版:更新:

在大众心目中,心理学家都会给人一个“循循善诱”、“爱鼓励”、“以正能量引领别人”的感觉。无疑,这些都是正确的,但是,当他们的孩子做错了的时候,他们会“闹仔”吗?而他们又是怎样“闹仔”的呢?

首先,心理学家也是人啦,人也是会有情绪的。

相信很多父母都经历过,在处理孩子做错事的问题上,孩子不单没有承认犯错,反而以说谎的方法去处理,希望能暪天过海、平安度过!这时候,父母就会更火大,焦点也由做错的事情,转去处理“说谎”这个道德错误更大的方向去。

我们先反思一下,当你发现小朋友犯错了,你会怎样说?例如孩子用画笔在墙上画画,本来干干净净的墙壁就报销了! 你会说以下说话吗?

“为什么要画墙?”

“是谁干的?”

“我说了多少次在画纸上画画呢?”

当你问这些问题的时候,孩子知道你发火了,要问责了,甚至可能将受到惩罚了。他的心情会怎样呢?想像一下你的老板在办公室内咆吼,叫你立即过去,你心情会是怎样的呢?当然“谂定理由”先啦!

这些问题的焦点都是“过去式”,做错了的事已成事实,孩子年纪还小,害怕后果也是人之常情,因此,编造一个理由似乎也是他当时的唯一选择。某程度上我认为是父母的气势,胁迫之下的结果!

我想分享一个“过去、现在、将来”的沟通法,以处理孩子犯错。当然,沟通方法没有标准答案,这个方法也不一定是最好的。父母可以透过不断的亲子对话及互动,发明、改良对话,也欢迎与我分享一下。

过去

述说你看到的情况,例如:“我见到波仔用蜡笔画咗落幅墙度㖞!”

现在

说明现时情况,或个人感受,例如:“而家幅墙污糟咗,妈妈好伤心!”

将来

因应孩子年龄,给予解决方法,或询问补救办法,例如:“你帮妈妈谂下有咩方法整返干净幅墙?”

当我们将讨论焦点,放在“将来”的时候,有几个好处。首先,说明父母不是针对过去的错行为,孩子对“做错事”不会有太大压力,但压力仍是会有一点的,减少以谎言掩饰过错的诱因;其次,将重点放将来,变相告诉孩子做错事不紧要,最紧要是想解决办法,久而久之,让孩子建立解难能力。这也是父母最想看到的吧?;再者,孩子犯错了,他也不会过于逃避或掩饰过错,反而勇于承担,亦更有机会与父母商讨对策,亲子关系也将更佳!

唯要留意,这方法并不适用于“因情绪而衍生的行为”,因为这个沟通里面根本就没有处理情绪的部份。例如孩子因为“扭买玩具而发脾气”,这个方法就未必管用。有机会再谈处理情绪相关的沟通法。

作者简介

程卫强,两子之父,注册心理学家,双硕士学位(应用心理学(特殊学习需要)、环球商业管理)、双学士学位(应用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现为大学客席讲师、私人执业心理学家、企业顾问、创业家,却同时是专注力不足症(ADHD)患者,现身说法读书不需要坐定定、分心也不一定一事无成!

专页:Victor Ching -注册心理学家

(以上文章内容均属用户提供,香港01不为任何用户内容而衍生或遭受之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