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小朋友事事投诉、发脾气只是烟幕?|阿猪妈

撰文: 妈妈投稿
出版:更新:

孩子为了小事闹情绪,通常都跟那些小事没有直接关系。可是,大人被一波停、一波起的烟幕忙得团团转,根本不能处理问题的核心。就算找到问题所在,通常都抽象得难以入手。这个时候,真的好想按个掣就让孩子回复正常。原来,是可以的,只要找到孩子的“掣”。【编按:作者为阿猪妈】

(VCG图片)

某个周末,我们在家花了半天清家务,阿猪则自己找乐子。可是,阿猪每十几分钟就求救一次,每次脾气升级,内容大概都是关于颜色笔断了、画纸烂了、拖鞋反了、某块Lego不见了。通通都处理后,他又不知哪里弄来一个粤剧面具手工,用我最讨厌的投诉语气说那条橡筋太松,令他不能套在头上。

“好喇,不如你放低呢个嘢,坐低先。”我决定不处理这个问题。“我想戴呀!”阿猪不习惯我的反建议。“你坐低先,如果你想嘅可以坐我大髀”我尝试说服他。

阿猪放下面具,背贴着我心口,坐在我大腿上。我一言不发,轻轻从后拥著他。

(VCG图片)

“我知你心情唔好,我哋坐下先,抖下先。”我说。

阿猪没有回应我,安静了一会,就开始说其他无聊话,例如今晚食乜𩠌。坐了几分钟后,阿猪起来,继续找乐子。

“我做埋呢啲就可以同你玩喇。”我应承他。“好呀。”

我再花多半小时才做完家务,但这半小时中,他比刚才更愿意自己解决问题。虽然求救还是会有的,不过没有十分钟一次,也没再用投诉的语气。

其实,他一直在投诉的并不是颜色笔或面具,那些通通都是烟幕。他要求的,是爱。

为了快速而直接地回应他对爱的需求,我用了他最喜欢的Love Language (爱的语言)-Physical Touch(身体接触)和 Quality Time(优质时间)-只花几分钟就暂时处理了问题(当然做完家务还是要认真陪伴的)。

The 5 Love Languages (五种爱的语言)是Gary Chapman 出版的一系列书籍的主题,书中提到人与人之间会用某些途径表达爱,而这些途径归为以下五大类:

(VCG图片)

Receiving Gifts 赠送礼物Quality Time 优质时间Words of Affirmation 肯定言词Acts of Service 服务行动Physical Touch 身体接触

每个人都会对某些Love Language有偏好,而找到对方的偏好是沟通的窍门。用对了方法,就是找到了上文所说的那个“掣”。

假设孩子渴望跟你相处而你老是送礼物,那些礼物都只是你表达爱的方式,而不是他接受爱的方式,也就是白送了。当然,这些技巧也能应用到夫妻关系以至所有关系上(庆幸的是,阿猪爸和我的Love Language都不是送礼物,年终省不少钱)。

说到底,孩子所渴望的都是爱。他们觉得缺乏了爱,就会用尽方法控诉,一家人也就诸事不顺。

各位爸爸妈妈,不要被烟幕蒙蔽,好好地向孩子表达你的爱吧。

阿猪妈(专页:凑仔爸与返工妈

阿猪爸和阿猪妈深信家长与孩子之间不是支配的关系。对孩子的生心理成长需要有基本认识,是每个家长的份内事,亦是令育儿生活更得心应手的要素。希望透过专页能分享经验及资讯,跟家长和孩子一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