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急救】烫伤、烧伤要冰敷? 专家教豉油、牙膏有冇用
小朋友活泼好动,稍为“睇漏眼”,随时发生意外!父母学到基本的急救方法,便可以用正确的方式帮助受伤的孩子,避免他们伤上加伤。《01亲子》一连5集,邀请了香港红十字会医护服务部急救训练经理为我们讲解孩子常见的意外,以及正确的急救知识,及时拯救孩子的性命!摄影:朱润富拍摄:缪钧堤剪接:林宛津
早前,有家长带同幼儿到茶餐厅时,小朋友的手插进了刚送来的公仔面内,导致手指红肿烫伤。港妈要求侍应提供冰块为孩子冷敷被拒,她愤而把事件放在社交平台“公审”,不料被大批网民指出急救方法有误。
香港红十字会医护服务部急救训练经理戴颖娴(Barbara)纠正做法:“冰敷会令皮肤的温度急降,反而阻碍了散热。”她解释正确的做法,是用流动的清水冲洗烫伤或烧伤的患处,“因为清水可以无间断地带走烧伤部位的热力”,应一直冲洗直至小朋友不感到热力和痛楚。
涂豉油、牙膏有用吗?
坊间有不少“偏方”,除了用冰,可能还有长辈会拿出豉油和牙膏,叫小朋友涂抹在伤口上。Barbara指这些做法亦不恰当。
她表示,由于牙膏含有薄荷成份,令人以为涂在烫伤、烧伤的患处上会有清凉、降温的效用,不过她说:“在急救上,我们并不建议在伤口上涂抹任何的敷料或烫火膏。”在患处上,如涂抹了其他东西,是会隔阻了皮肤进行降温,影响散热效果;而且,假如患处有伤口,豉油这些物品有机会令伤口发炎。
为什么会有水泡?
Barbara表示,烧伤烫伤有3种程度,视乎皮肤哪个部分受伤而导致会否出现水泡。
第一级烧伤是皮肤表层受伤,一般会红、痛和热,较少机会出现水泡。第二级或以上烧伤则不只表皮,真皮层亦被烫伤,便会较大机会出现水泡。
“当有水泡出现的时候,我们不要把其笃伤。因为水泡不穿仍是完整的皮肤,但水泡一穿便出现伤口,很容易发炎。”因此,她表示不刺穿比刺穿更好。
大范围烫伤、烧伤怎么办?
家居意外常有发生,万一小朋友扯下桌布或热水瓶,造成大范围的烫伤,Barbara表示家长第一步必先保持冷静!
“皮肤10%以上、肢体造成环形烧伤,这些情况也属于严重烧伤。这个情况我们会建议使用‘3B3C’的急救原则来处理。”Barbara说。
1.隔绝热源(Burning Stopped):防止患者继续烧伤。
2.维持呼吸(Breathing Maintain):留意患者有没有休克情况。
3.检查伤势(Body Examined):了解伤势,进行判断。
4.冷却(Cooling):用流动清水降温。
5,覆盖(Cover):用保鲜纸包裹烧伤部位。
6.送院(Carry):尽快求医。
Barbara强调,小朋友在烫伤、烧伤后感到痛楚,必然会情绪不稳和大哭,父母必先保持冷静,采取最适当的急救方法,才能有效帮助孩子。
图看正确急救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