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凑B教室10】生理性、病理性、母乳黄疸各有分别 医生逐一解答
儿科专科医生温靖宇指不论是初生婴儿还是老人都有机会有黄疸,当肝、胆出现感染、病变 、阻塞或身体新陈代谢问题便有机会引起,初生婴儿出现的黄疸 ,多为生理性黄疸 。而黄疸出现的时间、程度、消退速度,甚至治疗方法都因人而异,如有疑问,最好是请教医生。
温医生指出 ,所谓初生婴儿生理性黄疸,是因为婴儿肝功能发展未成熟,未能把血液中的胆红素分解及排出,因而积聚而形成黄疸。大部份生理性黄疸对身体并无影响 。 惟父母需留意婴儿的精神、食欲及小便量是否有异常 ,如宝宝的眼白或皮肤变黄,精神及食欲不振,就要找医生检查清楚。
初生婴儿每日应有6次小便
但是穿著尿片让人难以计算婴儿每日有多少次小便,温医生指爸妈不用紧张至每小时检查一次,可以在饮奶前后检查,因为婴儿通常是“食完就屙”,以每3至4小时吃一次奶来算,即每日会吃6至8次奶,如每次吃奶都有一次小便,这次数亦相当足够。
母乳性黄疸对身体无坏影响
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出生后第三至五日进入高峰,然后在一至两星期内消退。而食母乳的宝宝则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退黄,这是因母乳中有一种物质会令黄疸消退得较慢,这称为母乳性黄疸。他又特别强调,母乳性黄疸只是消退速度较慢,并不会对婴儿身体造成坏影响,始终会自然消退。只要有只要有医护人员跟进,吃奶、生长进展、身体检查 、大小二便都正常的话,就不用采取特别行动,因此并不需要因为有黄疸而戒母乳。
黄疸严重与否并非单睇黄疸指数
黄疸指数只是其中一个用来判断婴儿的黄疸程度的指标,温医生指出:“同一个数值,在不同的时间所代表的风险都有所不同,以一个足月出生的BB为例,200度的黄疸在初生后24小时内可以是很高的指数,但如是出世后4至5日,又无其他黄疸的风险因素,这个水平则不算太高。”因为婴儿的黄疸情况是否严重,爸妈不宜单以指数来决定,最好还是交由医护人员去监察。
另外,如果黄疸指数高至某一水平,有机会出现“核黄疸”情况,意指胆红素开始离开血管进入脑部,影响脑细胞,最严重会影响BB的脑部、听力发展,甚至引起脑痫或死亡。
如黄疸出现时过长、久久不退又怎办呢?温医生指这或许是良性情况,例如母乳性黄疸 ,便不需要做特别行动。他建议以两星期为界线,如两星期后婴儿的黄疸还未退,便要检查清楚是甚么原因导致,“最怕是有其他病理性黄疸,例如先天性胆管闭塞,这些病理性黄疸是要做相关治疗的。”
【周五心意运动】您捐一封$50利是,已可为基层送上温饱,01心意呼吁您支持【香港青年协会】 ,每$50即可制作5碗爱心汤和心意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