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凑B教室7】BB肚脐需额外清洁 患脐疝气可大可小
撰文: 李欣愉
出版:更新:
出生时,医护人员会把与母亲连接的脐带剪断,留下一小段并用小夹子夹著,余下的脐带大约12日后便会自然脱落。但这12日内亦不能忽略护理脐带,国际陪月协会合伙人及导师Ada指脐带的皱褶位会藏污垢、血水和滑潺潺的分泌物,因此一般洗澡过程并不够,需要额外的清洁。另外,儿科专科温靖宇医生表示,脐疝气是婴儿常见的问题,一般会自行愈合。拍摄:林宛津
脐带清洁需要工具:1:75%酒精2:熟水一小碗3:数枝绵花棒 方法及步骤1:一手稍为把肚皮撑开,露出皱褶位。2:用棉花棒沾少许酒精,在脐带根部轻轻打圈拭擦,每端棉花头只能使用一次,直至没有分泌物。3:用熟水及干的棉花棒再重复一次 Ada指脐带脱落后数天仍需留意一下,为了闷著肚脐,她建议换上新尿片后可以把裤头稍稍褶起,保持通风干爽。她又指在脐带脱落后的数天仍需要特别清洁。 另外,Ada表示婴儿的耳道一般不会有太多分泌物,因此洗澡后用毛巾、绵花抹干耳壳和耳道的水份便可,又提醒爸妈们一定不可以用棉花棒帮婴儿清洁耳道。
肚脐突起如"吹波胶"
温医生指, 部分初生婴儿的脐带脱落后,当婴儿用力, 例如大小二便或哭闹时, 肠脏有机会从肚脐附近腹部肌肉薄弱的位置突出,这就是脐疝。
一般脐疝都会自行缩回去, 并不会造成不适。但家长要小心, 当肠脏突出后缩不回去而被勒紧,便有机会造成肠道阻塞,婴儿会出现腹胀,呕吐,哭闹等现象, 严重时突出的肠脏或会因缺血而坏死,这情况便属紧急,要马上看医生。唯此现象在婴儿脐疝并不常见, 家长不必过虑。 “如果脐疝不大,绝大多数这会随著婴儿长大而逐渐消失。”温医生指初生婴儿的脐环会在成长过程中慢慢合上,脐疝会随之而消失。如果小孩一岁后脐疝仍然存在,则可能需要找小儿外科医生作诊断及做手术治疗。
【凑B教室1】点帮BB冲凉?资深陪月列3大重点 避免大人小孩受伤【凑B教室3】呕奶可引致婴儿窒息 资深陪月教你扫风3大重点【凑B教室4】BB又发烧?儿科医生讲解退烧谬误及探温方法【凑B教室5】初生婴儿不会病?儿科医生:母胎抗体约有效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