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校贴士】拣幼稚园7大秘诀 大细校有影响?|博士妈妈
踏入九月,相信不少家长正忙于为子女报读幼稚园。本港的幼稚园主要分为两种模式,有接受政府学券资助的幼稚园和无学券的幼稚园,后者主要为私立幼稚园、国际学校,财政上独立,但学费则较贵,不过课程弹性亦相对较大。家长在选择幼稚园时,可留意以下6大因素。
幼稚园上学距离小朋友每天返学的交通时间,相信是家长考虑拣选幼稚园的因素之一。有些家长会选择一些可由屋企步行到达的学校,有些家长则不介意亲自驾车接送小朋友到无法步行的地方上学,又或选择搭校车。不过,如果小朋友需长途跋涉才回到学校,他们会比较疲劳,或会影响学习兴趣。如果幼稚园与家的距离不太远,家长又能接送,仍是可以考虑的。考虑作息时间幼稚园分半日制、全日制及长全日制的不同上课时间。半日制一般为上午或下午班,全日制的幼稚园一般会于两、三点便放学,但亦有些学校放学时间较晏,可于四、五时,甚至六时才放学,以配合在职家长的需要。在职家长或可留意自己家庭需要,寻找一间上学时间合适的幼稚园,以便照顾孩子。同时,家长亦要留意小朋友的作息时间,因为有些小朋友需要午睡,如果小朋友下午或上午能有其他成人照顾,家长也可考虑让小朋友读半日班。但有些家长放工时间较夜,小朋友的作息时间亦习惯较夜,小朋友或较适合入读下午班,家长可因应家庭需要选校。
师资团队师资不是单单看学校多少硕士、博士,幼稚园老师的教学经验、学校老师团队组成亦很重要,反而是家长应考虑因素。有些老师学历高,但年资或较短,如学校有些年资较长的老师能互相补足及配合,学校的教学质素或更理想。大校细校分别不少家长会以学校是大校还是细校作为考虑因素。其实大校、细校各有好处。有些学校面积较大,收生数目也较多,学校面积较细,收生人数亦相对较少。不过细校不一定输蚀,因为有不少家长反映,细校照顾较周到,老师能认识全部学生,关系更紧密;大校则资源较多,能有不同方面的配合。留意课程及教学语言幼稚园课程五花八门,幼稚园分为本地课程、国际课程,家长选择幼稚园课程时,同时也要想多一步,小朋友往后会选择升到本地小学还是国际学校,从而选择合适的学校。同时,在教学语言方面,国际学校以英语授课会较多,本地课程多以粤语授课为主。亦有不少幼稚园以双语授课或英、普、粤三语授课,家长必须留意孩子的语言发展及能力,如小朋友的语文能力发展较慢,选择入读这类幼稚园时,小朋友会较吃力。
户外设施幼稚园会否有户外设施,周遭环境也是选择幼稚园因素之一。如学校能提供户外地方,能让小朋友接触阳光,小朋友也更健康。我自己也会注意幼稚园内外环境,包括窗门是否足够、会否接触到天然光、附近环境的空气质素等,都是家长选校的考虑。考虑升小去向许多家长关心,在升小学衔接方面,国际学校、私校会否较接受学券制的幼稚园输蚀?其实不会有很大分别,但部份国际学校如英基、耀忠等学校,他们本身为有一条龙的中、小学部,在升学方面可衔接其他国际学校的小学部,不少家长均会选择留在该机制下升学,而不选读受政府资助的小学或私立、直资学校。下星期再与大家分享,本地幼稚园课程有何不同。
秦蓁博士 Joyce chun(专页:博士妈妈)
香港大学言语及听觉科学系博士,身兼言语治疗师、新加坡卓荟国际幼稚园校监、社企创办人于一身,育有两仔一女,爱钻研孩子成长,常透过小把戏训练学生及孩子,开设“博士妈妈”facebook专页,与家长分享育儿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