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钟亲子游戏 提升2至3岁小朋友表达能力|博士妈妈
玩耍也可以很益智,家长每天能抽15分钟出来和孩子玩游戏,对提升小朋友的表达能力及理解能力,更加事半功倍。而不同年龄层的小朋友,均有不同的游戏能训练他们,今次我先介绍几款适合2至3岁小朋友玩的游戏给大家参考,让小朋友学习不同的表达方式。【编按:作者为秦蓁博士】
1.玩七彩塔认识颜色及量词“七彩塔游戏”可让小朋友认识颜色及量词,我们可以邀请2至3个小朋友一起玩耍,玩法是叫小朋友将公仔放置在七彩塔上不同位置,而每个小朋友摆放后都要负责说:“我已放了3个公仔在第2层上,某某要放下一个了!”每一个小朋友都可借以学习说完整的句式结构。在游戏过程中,我们可让小朋友认识颜色、量词、数目、空间及聆听指令,例如将一个公仔放在红色那一层上,将2个公仔放在塔的顶部。2.寻宝游戏听从指令简单的寻宝游戏,是小朋友听从指令的有效训练。游戏玩法是家长预先把玩具收藏在某一些地方,然后给予孩子提示,让他找出来,之后家长与孩子互换角色,以增加游戏趣味感。这游戏旨在让孩子听从指令及增加空间感认知。
3.羽毛吹吹吹 提升口肌功能“羽毛吹吹吹”的玩法,是将一条羽毛放到桌子上,轮流吹气。这游戏能提升口部肌肉的功能,加强舌头向后缩的能力、下颚的稳定性和控制力,加强面颊肌肉的力度,亦可借此改善说话与呼吸的协调能力,以及提升说话的清晰度。家长别以为简单的吹羽毛动作是所有都可以做到,对小朋友来则是一种提升口部肌肉的训练。适合三岁或以上小朋友的游戏4.齐做茶点 学先后次序这游戏对孩子十分轻松、愉快,家长与孩子一起制作他们喜欢的食物,一起准备茶点,期间家长可以说出做法,让小朋友覆述。透过游戏可让孩子认识先后次序及不同连接词,同时亦可训练他们听从指令。这游戏适合三岁或以上的小朋友。
5.乐在玩具屋 学习叙事逻辑这游戏玩法很简单,家长指令小朋友将家具、人物放置于玩具屋内。在游戏中,我们可让小朋友按指示摆放家具,从中引发他说出不同家具的名称及位置,例如门窗、厨房、上下、前后等,从而学习位置。除此,游戏中小朋友亦可以学习叙事逻辑,如在床上睡觉,坐在梳化休息,门铃响了要看看是谁并开门。家长可运用六何“何事”(What)、“何人”(Who)、“何地”(Where)、“何时”(When)、“何因”(Why)、“如何”(How)技巧去发问,例如:“这家具用来做什么的?”以延伸孩子的想像力。6.做个小画家 加强方位词这游戏玩法为取一张白画纸,请孩子画一棵树在画纸上,再画一间屋和一片云等等,完成后可与子女一同描述图画,家长给予指令时宜运用完整句子,让子女作模仿对象。游戏目的为提高孩子的聆听理解能力、专注力及口头描述能力,同时提升他们对方位词、形容词及量词的运用能力。上述可在家居进行的简单亲子游戏,家长们不妨每天抽15分钟与孩子试试。
秦蓁博士 Joyce chun(专页:博士妈妈)
香港大学言语及听觉科学系博士,身兼言语治疗师、新加坡卓荟国际幼稚园校监、社企创办人于一身,育有两仔一女,爱钻研孩子成长,常透过小把戏训练学生及孩子,开设“博士妈妈”facebook专页,与家长分享育儿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