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贴士】扁平足令小朋友变矮? 脊医:会诱发O形脚、S形脚

撰文: 王淑君
出版:更新:

扁平足是小孩常见的足部问题之一,脊医表示扁平足原本非大病,却会因此让孩子的膝盖、盆骨和腰部长期受力,长大后容易出现痛症。而扁平足更可能导致盆骨错位、脊柱侧弯、O形脚和S形脚,影响骨骼发展,让小孩看起来长得矮小。

有些小朋友有先天扁平足,4、5岁左右仍未出现足弓,便需要检查一下。(VCG图片)

执业脊医朱君璞指,小朋友在3岁以前足弓未发育完全,全部都是“扁平足”,但家长如发现孩子在4、5岁,脚掌仍是“成只塌落嚟,脚底扁晒”,就有机会是患上扁平足,宜带孩子进行检查。

扁平足诱发多种肌肉、骨骼问题

“扁平足本身并非大病,只系令脚掌嘅功能减少。”足弓本身的功能是承托步行时身体的重量,有避震和平衡身体的作用。小朋友患有扁平足,其实并不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不过小时候走路会较易跌倒、不爱行路。而长久下来,原本脚弓要承受的重量和力度则转移到膝盖、盆骨和腰部,长大后容易出现各种痛症。

而发育中的小朋友患有扁平足,更可能因膝盖受压,而会慢慢形成膝盖向外弯的O形脚,又或是膝盖向内弯的S形脚,影响骨骼发展。而假如两只脚患扁平足的程度不一,也会造成盆骨错位、长短脚和脊柱侧弯。“当脊骨歪咗,拉返直就会睇落高返啲。”朱脊医说。

脊医朱君璞。(资料图片)

让小朋友行草地、沙地

朱脊医指,小孩患扁平足只需配上适合的矫形鞋垫,让孩子慢慢发展足弓。另外,也可以进行一些训练足部小肌肉的运动,例如用脚趾去抓地上的毛巾和笔等,减低因扁平足带来的不适。近年,亦有研究显示,带幼儿到草地、沙地等质地较软的地方走路,多多刺激小孩的足底,让足弓发展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