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调查指社区支援严重不足 家长叹花时间排队抽签都报唔到

撰文: 李欣愉
出版:更新:

在上一个学年(2017/18),全港有 45,360 个特殊教育需要(SEN)学生于主流官立中小学就读, 占总学生人数 6.2%。而根据“特殊学习需要权益联会”所做的《提供予6岁或 以上有特殊教育需要(SEN)学童的社区支援服务研究》调查发现,社区里提供给SEN学童的支援服务不足,亦缺乏对SEN家长支援的相关服务。Connie的儿子(升小五)患有专注力不足及过度活跃症(ADHD),她指现时社区和学校提供的支援不足且流于表面,无助消取外人对SEN的误解、照顾SEN学生和家长的压力和情绪。她期望能得到较实际、持续和针对性的服务。

(资料图片)

根据“特殊学习需要权益联会”在2016年发布的《特殊学习需要儿童家长之支援与压力 调查报告》,超过六成受访家长未曾使用“综合家庭服务中心” 的服务,超过七成未曾使用“家长/亲属资源中心”的服务,接近一半受访者不知有此服务。而根据刚发布的《提供予特殊学习需要学童家长的社区支援及家长小组服务成效研究》数据显示,全港18区共有93间提供SEN服务的社区中心(包括青少年服务中心、综合家庭服务中心、家长或亲属资源中心、非政府儿童服务中心或家长自助组织),平均每区有5间,中西区、南区、九龙城、大埔和离岛区为最少,只有两至三间。

Connie的儿子在小一下学期时在老师的建议下到中文大学接受临床心理学家的评估,得到ADHD的确诊书,但校方并不承认,表示不会因此而提供更多支援,至小二时得到公营医院精神科医生发出的确诊书,校方才认可儿子的状况。Connie又指小一时学校并没有驻校社工,只有由老师统筹及提供SEN支援,但即使是统筹老师,对SEN亦不了解,只“顽皮”来形容或以惩罚来处理课堂表现,甚至怪责Connie又管教不善。

知道儿子有自杀倾向后,校方先后与他见面三次,欲辅导他情绪,但Connie指过程中儿子却因未能跟从指令而被老师大骂。

区内服务难以浏览,且供不应求

Connie表示过往主要在荃湾、葵青区的社区中心寻找相关服务,但因数目多(共9间),加上空余时间少,因此没时间为儿子拣选适合的服务:“我不知道哪一间中心提供的服务适合儿子,而我每天照顾儿子、上班、做家务、监督他做功课已花大量时间,根本没时间再逐间服务中心查看,或翻阅所有中心活动季刊。”因为供应不足,家长想报名时往往要先排队报名,再等抽签结果,花了时间却未必成功得到适切支援:“我已经很累,不想再添加痛苦。”过往儿子曾参加的平衡小组、专注力训练、社交小组,都是和其他SEN家长倾谈中得知。

“他上课时会坐不定、玩擦胶,把文具弄在地上又拾起来,但不会出位乱跑。老师认为他不听指令,经常上课期间抽出来教训,例如因玩文具而没听到老师的指令,便很大声地责骂他‘又系边个边个做唔到啦’。”她指出那都是ADHD的症状,并非刻意不守规矩,儿子因被误解而沮丧,小二时开始害怕上学,每走到校门便开始哭闹及不愿进去。Connie回忆一次丈夫知道儿子在校情况后,叫他“俾心机”,他听后便返回房间,一反常态的默不作声,她打开门查看,看到儿子正在扭开窗花的螺丝,更表示:“想跳落去,想死。”

短期支援服务、一次性讲座帮助不大

SEN学生被误解,Connie认为是因为大部份讲座或短期班的内容都著重知识和理论讲解,而且水过鸭背,听完都不太明白ADHD,导师举出的例子未必能应用在实际生活。往往8节课程完结后,家长遇上其他疑问时便得不到帮助,“有些情况相似的家长会指责我管教不好或儿子顽皮,证明讲座无助他们了解ADHD。”

她回忆过往努力照顾儿子,不但没得到丈夫、家人的支持关心,更常被指责自己教育不当,这亦成为她日后与先生离异的原因之一。(资料图片)

2016年发布的《特殊学习需要儿童家长之支援与压力调查报告》中,八成受访家长在压力量表中被评估压力指数为“中等”或“严重”,超过九成 SEN家长处于中等至极大主观压力水平 。而家长或照顾者的压力除了来自小孩难以照顾,亦来自旁人的误解,“三年前被亲友指责我教得不好、不够严厉,更建议我体罚儿子,我觉得好难过,因为这是他的征状,不是他的错。我都好想找人倾诉。”

现时市面上虽然有不同机构提供各种相关服务,但多属短期、不固定,亦欠缺针对性及持续性;长期SEN亲子服务计划亦出现服务供不应求的情况,家长难以得到稳定的情感和实质支援。Connie希望能增加持续跟进的支援,或协助家长之间建立互助网络,让小孩能在一个更友善的环境下成长:“我只小孩过得开心、健健康康长大,如果他成绩好,但不开心得想死,都没意思。”

Connie虽然校方有为儿子提供社交、专注力小组支援,但内容却不切实际:“例如让他做工作纸,问上课时应该说话吗?上课时能站起来吗?然后圈可以或不可以,其实好无谓,因为ADHD小孩不是不知道上课规矩,只是他们会冲动及控制不到自己。”

《香港01》App,浏览更多亲子资讯,立即下载: 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