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又逢“三伏天” 中医教养生方法驱走暑气|谢嘉雯中医师

撰文: 王淑君
出版:更新:

今日(23日)正值“三伏天”的“中伏”前后,高温闷热,雨水又多。暑湿之邪容易乘虚而入,令人耗气伤津,特别是老人、小孩和体弱者。因此大暑养生,要防暑热、除湿气、养脾胃、生津液。【编按:作者为谢嘉雯中医师】

(VCG图片)

以下食疗有助改善暑湿引起的心烦气躁、身体倦怠及食欲不振等症状。

清热除烦-白菜排骨汤

材料:排骨半斤、白菜一斤、蜜枣2粒。制法:以上材料洗净,一起熬煮2小时。功效:白菜性味甘、平;有清热除烦、通利肠胃、利尿的作用,此汤可以用来消暑解热。

清甜可口-丝瓜炒滑蛋

材料:丝瓜半条、鸡蛋2、3只、水或鲜奶、生粉、盐少许。

制法:1. 打散鸡蛋,以1:1加水或奶,可加适量油,令口感更滑,以慢火炒至8、9成熟,盛出放碗中备用。2. 丝瓜切断头尾后、削皮、切片,以适量油快炒丝瓜,然后加水煨煮,待煮出丝瓜甜味后,加盐少许。3. 丝瓜烹煮时会出水,可以生粉加水勾芡,令丝瓜汁更浓稠。4. 然后倒进炒好的滑蛋,与丝瓜伴匀即可上碟。

功效:丝瓜性味甘、凉,味道清甜,有清热消暑、化痰、止咳平喘、通络之效。

(VCG图片)

美白醒胃-凉拌蕃茄

材料:新鲜蕃茄3-4个、砂糖适量。材料:此为零难度制作的消暑凉菜,将蕃茄洗净切粒,洒上砂糖伴匀,待砂糖稍稍溶化,便可食用。功效:蕃茄性味甘、酸,醒胃生津。生蕃茄比熟蕃茄蕴含更丰富的维他命C,除了能增强免疫力,更可加快日晒后肌肤的修复,有助美白。注意:生番茄会与胃酸发生反应,空腹食用容易引起胃胀不适。 因此作为开胃菜,建议还需伴随其他菜肴一起享用。

健脾祛湿-冬瓜苡仁粥

材料:冬瓜适量、白米100克、熟薏苡仁30克。制法:白米、熟薏苡仁熬煮至半熟时,加入冬瓜(先去核削皮及切粒),再一起煮至冬瓜微烂便可,放凉后食用。功效:明代医家李时珍认为喝粥能生胃津,补虚损。“大暑”时节天气闷热,胃口欠佳,可藉粥疗健脾益气。冬瓜性味甘、淡、凉,能清热利水、生津解毒,配上健脾渗湿的熟薏苡仁,加强袪湿消暑之效。

(VCG图片)

清心透凉-苦瓜蜂蜜饮

材料: 苦瓜、蜂蜜制法: 新鲜苦瓜榨汁,然后加进蜂蜜调味即可。苦瓜: 瓜如其名,味苦入心经,可降泄心火,改善暑热引起的心烦气燥感。 加入蜂蜜,除了调和苦瓜的苦味外; 蜂蜜味甘补脾,亦可避免苦味过重,伤及脾胃。

消暑最强-海带绿豆沙

材料: 绿豆200克,海带、冰糖适量。制法: 海带洗净后切成0.3至0.5厘米阔的条带状,与绿豆一起熬煮至绿豆成爆米花样,加入冰糖调味便可。功效:古时没有空调,古人就以喝绿豆汤来消暑,可见绿豆是身体的天然散热器。绿豆性味甘、凉,除消暑利水外,其清热解毒的作用,更可加快消除湿热引起的暗疮和口腔溃疡。海带咸、寒,除加强清热袪湿的功效,更能提升口感。

(VCG图片)

袪湿神器 -拔火罐

拔火罐可以散寒祛湿,并有疏通经络、泻热之效,可以消除因湿困引起的倦怠,对于暑热天时乘凉饮冷的胃肠不适,如腹泻也有治疗作用。但是并非所有人适合拔火罐; 如孕妇、气血虚弱、血液功能障碍者均应禁用或慎用拔罐。如有疑问,宜咨询注册中医师。

夏日消暑,亦要注意保护体内阳气,饮食有度。因为天气炎热,毛孔常处于张开状态以排汗,如过份贪凉饮冷,易受外邪侵袭,生出病来。 同时,亦要注意避免在高温下外出和运动,并要时时补充水份,以防中暑。

注:以上食疗只供参考,各人体质不同,服用前宜咨询注册中医师或家庭医生。

谢嘉雯中医师

两孩之母的中医妈妈。深信中医之博大精深,除治病外,更关乎一种生活态度。

个人博客: http://cmptse.blogspot.hk/

《香港01》App,浏览更多亲子资讯,立即下载: 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