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身经验及生活例子教学 80后补习老师:没有人天生数学极差
数学科是很多学生的梦魇。有人认为数学其实跟日常生活一点关系也没有,不屑用心研究;亦有人因为一时的挫折,从此放弃数学。两位80后的数学老师Angus和Konto都并非数学天才,小时候走过低谷,大学毕业后就决心开办数学教育中心,以自身经验及各种有趣的生活例子教导学生。摄影:邓倩萤
这两位数学老师的学数经历并非一帆风顺。Angus中六时试过数学考得9分,他当时不知道为何要学数学,幸得老师启发他数学跟日常生活的连系,例如微积分跟金融有关、对数(logarithm)应用于天文学等等。自此令他对数学有另一番看法,在大学修读数学后更成为数学老师。而Konto 小学二、三年班时数学都很差,暑假恶补一番,在学校测试取得一次100分后,就从此爱上数学。“所以我觉得小朋友大部分都是这样的心态,你只要帮他考到高分,他就自然会喜欢数学;但你令他考到高分,就要先令他喜欢数学,这是一个循环。”Konto说。
以生活例子增加学习效率和趣味
学生得知老师也经历过低谷,都会特别信任他们,更接受他们以生活例子教数学。Angus指,尤其是当教小六升中一的负数课题时,生活例子特别有效。“最有用真的是讲钱;我今天借你5元,明天再借你5元,我欠你多少呀?学生迅速回答10元。其实这就是-5+(-5),这样引导他们就很快接受,一课完成。”又例如买卖折扣,老师也会描述一个交易情况。“货品标签上的就是标价(marked price),但收银员通常都会说今天买两件有9折,最后付费的价钱就是售价(selling price)。这样学生就会分得清不同的名词,更易拆解文字题,列出算式。
运算能力问题不大 家庭照顾太好欠缺常识
中学的题目比较艰深,活用生活例子可帮助学生理解;而小学程度的题目本身都很生活化,例如时间、速率,不用生活例子也问题不大。不过Konto和Angus指,现时的小学生运算能力问题不大,反而是欠缺常识。Konto说:“现时多了小学生不懂得看时钟、日历,8月1日是星期一,下星期一是几多号?他不懂得加7去运算的。”Angus了解过学生的背景,就知道问题所在,“原来他家中是没有时钟,从小都由工人负责看时间照顾他上学吃饭等日常行程,在学生的世界里原来是不知道有时钟这回事。”另外现时很多都是电子钟,小朋友都不懂得分辨时、分、秒针。
除此之外,可能多使用八达通、付钱又是靠外佣的关系,他们指小学生都不懂得数钱,“一个5元可以换几多个1元都不懂”。更严重的,还有“左右上下都不会分”、“毫米、厘米、米的单位概念都没有”,这些情况在小一至小六都能看得到。
数学恐惧多源自家长 改正比答对题目重要
家长一边照顾得太好令小朋友失去学习常识的机会,却一边觉得小朋友的能力不足,无形中给予太多压力。两位老师指通常家长看到小朋友5、60分就会说他们数学很差,但跟他们做了一阵子练习,发觉他们能力上没有问题,反而是很聪明。“何谓差?差通常都是家长定义出来。一直保持5、60分的摆明是心态上有问题。心态比能力重要,不会有人天生就数学特别差。”Angus续说,“怕通常不是怕数学,而是怕被妈妈逼,怕功课很多、怕成绩差,不是怕知识。”
有些小朋友可能天生理解能力、接收资讯的能力较差,亦有专注力不足的情况,这些就可能需要更多的操练,老师们亦承认数学是要靠操练的,但是“重质不重量”。“操还操,不是每次都要做100条。当中其实有10条是同款,学生懂得两条便可。”Angus又会问家长:“你喜欢每天炒同一款菜吗?”家长会答“不喜欢”,他反问:“那为何你会觉得小朋友会喜欢做100次同样的题目呢?”
除了要适量的操练接触不同种类的题目,Konto指改正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你错不要紧,但你改错把它再答对,下次才会知道如何应对。”他又指改正比答对题目重要,“因为你答对的是没有问题,你做错的才是问题。你改正便可,不用再做新题目,做新的题目再错同一样东西,结果都是一样。”
对学校的奇怪题目束手无策
一些平常的题目,Konto和Angus都可以多设几份模拟试卷让学生熟习,但遇到一些“骑呢”问题,他们真的束手无策,慨叹小学数学的文字题反而是考中文。“49个蛋糕,8个为之一盒,最后一盒有几多个?”这道题目是他们当年吵得面红耳赤的难题,“学校老师没有说明要完整一盒还是只要盒中有蛋糕便可,我们认为答案是1,因为定义了8个为次一盒,最后一盒剩1个蛋糕。但学校的答案是9,指将最后一个塞入盒中。”面对这种现象,他们理解为何家长会“群情汹涌”。
打好基础 注意学习衔接期
“骑呢”问题我们未能一一解决,但整体来说学数学最重要是打好基础。两位老师都强调小朋友要先清楚理解数学概念,“小时候是概念行先,没有概念,一步登天教他算式,他很难理解。先要有概念,再有文字、算式,才可去操练。”Angus说。他又提醒家长要注意小朋友两个的学习衔接期,“k3转小一的文字题是杀不少学生,最大的原因是小朋友的字库不足,他们看不懂文字多于不懂得运算。遇过极端的个案是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些颜色都不懂”。另一个阶段就是小六升中一,Konto说:“中文转英文的问题是killer,add、subtracted from、sum,这些学生都难掌握,上课变了学英文。”不过两位老师都认为,只要把握时间做好准备,小朋友开学时就能应付得到;而最佳的时段就是暑假。
更多文章:【亲子好去处】认识处理废电器产品知识 玩转WEEE.PARK五大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