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咪唔易做】听故事都可以练专注!│H.Y老师
最近很多家长会分享自己的小朋友专注力好像不太足够,很想有一些小方法培养专注力。确实,专注力是可以从家中很细微的地方做起。对上一回H.Y老师有分享“订下计划表”的小教材和用法,让家长尝试按小朋友的能力、专注程度、活动目标等,让他们自行选择,制定一个计划表,慢慢养成一个习惯。早前H.Y老师在自己的Facebook page介绍过一本可以训练专注力的绘本。文中我提及过可以加强专注外,还有一点是加强语言能力。(详情可以看一看【爸爸妈咪唔易做】“德国:慕尼黑康帕特出版社”《德国专注力养成大画册》)这次H.Y老师要介绍另一个简单,同时又可以加强专注和语言培养的方法,就是如何“讲故事”。【编按:作者为H.Y老师】
讲故事时“反客为主”
假如你感觉自己的小朋友专注力较弱,需要加强,你可以尝试在这个故事时间作出一些小调整。很多爸爸妈咪每晚睡觉前,都必备一个睡前小故事与小朋友进行亲子时间,大部分家长都会一起共读。而每一次,爸爸妈咪们有否发现,当开始讲到一至两页时,你的小朋友便会开始发问很多问题:“点解….?”又或者,小朋友会在中途讲了很多次:“我知!我知!”。一页故事可能会纠缠一段时间,还未去到结局已经问了很多次“点解”,最后竟然变成由他们说故事给你们听了。
由于小朋友很多时都会欠缺耐性,带有少许冲动和求知欲,所以每当大人说故事时都会很想快快知道结局,又会把自己有关故事所知的一点一滴都和大人分享。因此,每次说一个故事时,很可能会变成由小朋友主导带领,把说故事的角色调换了。
事前约法三章
有见及此,我建议家长每次在说故事时跟小朋友培养专注力时,首先要跟小朋友约法三章。第一:“爸爸妈咪要先把故事完整地说一次,宝贝你要先‘静一静和听一听’。”第二:“爸爸妈咪在第二次说故事时,会有些小问题考考你,要请宝贝你‘动动小脑袋’。”第三:“最后第三次要由宝贝你把故事给爸爸妈咪‘说说看’。”
这个方法是把说故事分为三次,第一次的目的是要小朋友专注在一个故事时间,学习忍耐和专心,尝试把故事的内容记在小脑袋中。因此,爸爸妈咪所选的故事不可以太长,建议约8-10分钟内。同时,在说故事时,不一定要跟从书中的每一字一句,反而可以多形容书中图画,如颜色、数量或者情景等,增加小朋友对不同内容的知识。
第二次故事时,爸爸妈咪可以把印象最深刻的,延展一些问题,唤回小朋友的记忆。有时,问题不一定是书中内容,可能只是简单的问一下:“头先主角去玩时,天气喺点呀?”这类问题是可以考考小朋友,当听故事时会否可以观察到不同的地方。或者爸爸妈咪在书中没有提及天气,但图像则可以令小朋友作出联想。这是一个亲子时间,作为大人,我们没有需要去说小朋友的回答是正确与是否,反之这种题问,反而可以让他们回答更多,让家长了解到小朋友的联想和创作。
最后第三次故事时,就要由小朋友把故事用他们自己所听和所看,用自己的语言去组织句子,然后把故事说一次。在这个时间,爸爸妈咪可以观察小朋友的语言结构,可以引导他们学习“时间、地点、人物和活动”的组织。通过多说,增加自信,慢慢学习语言的逻辑能力。日后在对话时小朋友便可以带有自己的思维逻辑,清楚表达想说的内容。
各位爸爸妈咪可以尝试这个说故事的小方法,但留意不是每本故事书也可以运用这个方法。在选书时,必需留意内容不可抽象、故事不可以太长,因为这会影响了小朋友的耐性。紧记要一步一步慢慢来,不用心急,因为这只是一个恒常的故事时间,只是改一改变成学习与游戏同步进行。
最后,如果各位爸爸妈咪有不明白的地方,又或者对说故事和选书有问题,可以与H.Y老师互相交流,欢迎到FACEBOOK PAGE【爸爸妈咪唔易做】INBOX,一起分享说故事的经验吧。谢谢支持!
H.Y老师 (专页:爸爸妈咪唔易做)
幼儿教育工作者,近十年的幼儿教育经验,喜爱小朋友和音乐。十年发现不同小朋友有不同性格,但总会把爸爸妈妈弄得头也痛了。确实小朋友思想创意无限大,现今爸爸妈妈确实不易做。因此,希望借此可以在这里分享更多爸爸妈妈意想不到的小方法和小游戏,增加对小朋友的暸解,等大家一齐成长,做咩都易如反掌!
更多文章:【专访】从执书包到选大学 “懒妈”放手慢养培育子女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