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案】幼小“一校一社工” 社工:拨款无助改变招标制度弊处

撰文: 陈乐希
出版:更新:

近月发生连串虐儿案件,令社会关注社福辅导服务。政府在最新一份财政预算案中表示,会在2018/2019学年起增加公营小学的资源,“加强及优化社工及辅导服务,最终达至‘一校一社工’”。对一向没有驻校社工制度的资助幼儿中心、幼稚园及幼稚园暨幼儿中心,透过奖券基金拨款约五亿零四百万元,推出为期三年的先导计划,分阶段提供社工服务。有社工欢迎政府的拨款,但指出问题症结在于小学“全方位学生辅导服务”计划的招标制度,“价低者得”削弱了社工服务质素,建议政府应正视招标制度的弊处。他又估计资源足够为全港幼稚园提供社工服务,但建议政府需制定相关执行指引,保障幼稚园社工。

自2000/2001学年起,全港中学已经实行“一校一社工”,由社工专责学校辅导工作,但政府却一直拒在小学推行。按现制,小学实施的是“全方位学生辅导服务”计划,每所公营小学可运用津贴聘请辅导教师、社工,或者专业辅导人员,以及向非政府组织购买服务。

大埔浸信会社会服务处社会服务协调主任吴健文。(陈嘉元摄)

拨款增加 制度不变

大埔浸信会社会服务处社会服务协调主任吴健文指,所谓的“加强”和“优化”只是增加全方位学生辅导服务的拨款,但其招标制度就没有改变,“纯粹拨多咗钱,但玩法无变,我哋都担心。”招标制度最大的问题是削弱社工的服务质素。教育局编订这项服务的行政指引时,要求学校“至少每三年一次”重新招标,令有些学校在期限一满便立即更换开价较低的社工。虽然现时有学校会先看服务内容,再在同等内容上比较价钱,但辅导工作缺乏延续性,严重影响辅导服务的质素。

另外,学校现时可运用津贴自由聘请辅导教师、社工,或者专业辅导人员。吴健文指虽然学校自聘辅导人员的自主性和弹性较大,校长老师未必有充足的专业知识面对跨专业部门或团体的协调工作;有辅导资历的教师,在处理个案上亦始终没有社工纯熟,“有机构做督导嘅角色,遇到高危紧急个案时有机构做back up,件事会好好多”。他建议政府可修订《运用学生辅导服务津贴的原则和程序》的章节,说明学校需要向非政府组织购买社工服务,或由社会福利署委托组织派驻驻校社工,确保学校社工服务质素。

(吴钟坤摄)

资源足以让幼稚园“一校一社工”

至于幼稚园的三年先导计划,吴健文指因为奖券基金拨款是由社会福利署执行,跟小学由教育局使用的投标制的不同,由社署派驻的人手会较稳定,对于学童的成长发展或者个案延续性相对地效果会更好。

另外,吴健文所属的机构自2003年起,自资在辖下的幼稚园推行全职驻校社工。凭多年经验,他推算资源足够让全港幼稚园有至少一个半职的驻校社工。幼稚园人数由50至500不等,为了让资源用得其所,他建议250人或以下的学校,至少要有半职的驻校社工;250人或以上的,要有一个驻校社工。

(资料图片)

人手增多可作预防性工作

他指,以往只驻校一两天的社工只可做到补救性的工作,如果资源增加,辅导有足够人手,可在幼儿发展、家长教育这些预防性工作多下工夫,从而避免“临临事件”发生。吴健文举出一个实例:“农历年假前有禁毒社工打嚟其中一间学校,同幼稚园社工讲有学生妈妈吸毒,提醒学校小心。校长或老师未必有头绪点样叫‘小心’,点样帮小朋友安全渡过农历新年。而驻校社工可以即时联络班主任,留意学生最近衣衫是否整洁,有没有出现幻觉、缺课的情况,联络家长留意家庭状况等协调工作,亦会跟禁毒社工紧密联系。”如果有先导计划,这方面的工作效能就可以提升。

不过,全港幼稚园只有一成有跟社工合作的经验,所以他希望政府在幼稚园推行计划时,同步全方位学生辅导服务指引,列明服务原则、范畴、行政运作安排等,更可添加一章“与学生辅导无关的职责”,避免学校滥用社工资源。这样能让学校更清楚知道如何跟社工配合,又能保障幼稚园社工。

更多文章:【幼稚园社工】学童问题预防胜于补救 社工:家长信任最重要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