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女疑被虐】母亲激动打女后报警 即学4个代替体罚的重要招数

撰文: 黄慧雯 许咏妍
出版:更新:

怀疑虐儿案件近日时有发生,今个月已发生至少五宗同类案件。昨日旺角就发生怀疑虐儿案,一名40岁妈妈,怀疑对8岁女儿使用暴力,掌掴、扯头发以及将女儿推倒落地,致使女儿脚部红肿撞瘀,事后中妈妈疑心痛自责,报警求助。儿童行为治疗师叶伟麟教授四个代替责罚的技巧,在管教孩子时能一并运用,用正面的方法教导,比起惩罚或体罚更为有效。

昨日凌晨,位于旺角界限街一唐楼单位发生怀疑虐儿案,据知一名姓张母亲怀疑因不满女儿做功课态度欠佳,期间情绪激动,曾掌掴女儿脸部及扯头发,并将她推跌落地,令女儿的脚部红肿撞瘀、脸有红印,其后女儿更表示头痛。

母亲被警拘捕

母亲情绪平复后即报警求助,警方接报到场,经初步调查后,以涉嫌“对所看管儿童或少年人虐待或忽略”将该母亲拘捕,带返警署进一步调查。女童脸有印,报称头痛不适,由救护车送往广华医院检查。

叶伟麟为儿童行为治疗师,毕业于香港演艺学院戏剧系、英国雪菲尔哈伦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主修辅导及心理学,曾撰写《父母一句话,启动孩子解难力 》一书。(受访者提供)

孩子受体罚时面对不能解决心理矛盾

儿童行为治疗师叶伟麟(James)表示,当孩子受到体罚时,要面对不能解决的心理矛盾:平日受外来伤害或恐惧时,会保护自己的父母,却变成了受伤或恐惧的源头,大脑会感到矛盾和混乱,脑部其中一个讯号告诉自己要尽快逃离正在伤害自己的父母;另一个讯号告诉自己要向父母寻求庇护,这个情况是他们无法解决的。

(Istock)

孩子误以为暴力可解决问题

“一些研究文献指出,如果孩子在家里经历了体罚,就会误会可以借此解决问题,在不知不觉间学习了暴力行为。”叶伟麟称曾有6岁孩子每当犯错之后,爸爸都会掌掴她,再将她反锁洗手间,后来有一次妹妹抢去她的玩具,他就模仿爸爸的行为,掌掴妹妹并反锁她在洗手间里,而她在学校里也会对同学做出攻击性的行为。

体罚对孩子带来负面的思想和感受,但面对孩子犯错可以点做,真的无计可施?叶伟麟提供了四个代替责罚的技巧,在管教孩子时能一并运用,用正面的方法教导,比起惩罚或体罚更为有效。

1. 以身作则
父母要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有些时候孩子因为不懂得如何做才犯错,并不是有心跟你作对,父母可以做一次正确示范,并简单地说:“你现在知道怎样做了,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啊。”
2. 提供选择
当孩子犯错时,你可以提供不同选择给孩子,但记紧语气要坚定,不要带有威胁或攻击性,如:“孩子,你停止再乱跳。现在你有两个选择,可以坐在沙发或者离开。你自己选择。”
3. 让孩子承担后果
家长要学习放手,孩子犯错后要自己承担后果,这反而有助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如孩子做不完功课,上学时难逃欠交功课的命运,家长不能心软,更不要动手为他们做功课,孩子因欠交功课被老师责备,下次就会努力做好本份。
4. 共同解决问题
孩子犯错不是问题,最重要是他们能够从错误中学习,所以解决问题是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家长与孩子之间要找一个双方都认同的解决方法,互相提出意见,再进行商讨,筛选出双方都愿意接受的解决方案。

【相关文章】:【留住童真】将儿子画作制成颈链永久保存 妈妈:要将幸福戴在身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