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瀡滑梯好处多】专家建议6个月大可以玩:多瀡滑梯提升学习能力

撰文: 许咏妍
出版:更新:

在公共游乐场有不同的游乐设施,小朋友每次去到公园都定必玩到癫。较早前,我们曾报道过荡秋千能训练孩子的协调能力,其实除了荡秋千,瀡滑梯同样对小朋友有好处。启育儿童综合发展中心注册职业治疗师张惠萍(Winsome)直言小朋友需要多感官刺激:“瀡滑梯有助感觉统合,对触觉、前庭感觉和本体感均有帮助。”

瀡滑梯好处多。(由受访者提供)

在香港的公共游乐场,会见到不同种类的滑梯,有直滑型、旋转型、隧道型、波浪型等等,适合不同类型的小朋友,Winsome直言瀡滑梯会令小朋友感觉开心、兴奋,冲下去一刻更感觉刺激。“6个月至初小幼童多到游乐场玩耍, 可练习感觉统合的能力, 长远有助提升小孩的学习能力及专注力。”

Winsome更谓:“而玩滑梯之前,很多需要行楼梯或要向上爬的,其实攀爬的过程可以训练手眼协调,带来触觉刺激,感觉统合更为全面,加上经过攀爬增加挑战,可增强上肢肌力及左右身体协调能力, 对本体感 (肌肉及关节的感觉)的操控亦有提升。透过先攀爬,然后玩滑梯,由于孩子需要运用不同的身体动作去完成任务,所以能增强孩子的动作计划及解难能力。”

+6
建议6个月以上由家长扶住玩。(摄影:许咏妍)

建议6个月以上由家长扶住玩

“至于隧道型滑梯,由于相对隐秘,神秘感更高,富挑战性,与其他开放式的滑梯有不同感觉,更吸引小孩。”另外,Winsome提醒家长,如果1岁以下的小朋友,不适合玩太高、太直的滑梯,“我建议6个月以上的小朋友可以先去playroom玩小型、较矮小的滑梯,由家长扶住玩。而在3岁时平衡感比较好,可以玩一些比较高的滑梯。”

而家长们或许会见过有小朋友瀡滑梯时,以不同的方式玩,例如用头先落,Winsome提醒大家切勿这样做,因为这会增加受伤的机会,容易弄伤脖子或撞头,应该使用正确的姿势。“如果趴住瀡滑梯,脚落先都可以,这样对前庭感觉更为不同。”至于不少小朋友也喜爱从滑梯底行返上滑梯顶,对此,Winsome亦都不建议小朋友这样做,在公共游乐场玩的时候,应该遵守规则,以安全为先。

注册职业治疗师张惠萍(摄影:李孙彤)

幼儿感觉统合分四阶段

另外,幼儿的感觉统合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生至两个月,为感觉系统的建立;第二阶段是由2个月至1岁,为感知动作的基础;第三阶段为1至3岁,感知技能的发展;第四阶段为3至6岁,学习能力的巩固。而当中去公园主要是建立第二、三阶段。Winsome表示,“第二阶段,幼儿对不同的感官感觉有初步的认知,更留意周围环境,并将接收到的外来感觉刺激在大脑连结,形成初步的身体概念。至于第三阶段,一岁大的幼儿对各种感觉系统连结渐趋成熟,并建立听知觉,更为懂得运用手眼协调发展。”

【相关文章】:【秋千地图】全港公园秋千合集(一) 一图睇清秋千数量与分布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