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要离婚 难以向子女启齿?绘本帮助小孩理解大人世界

撰文: 李欣愉
出版:更新:

大人的事情,小孩不用多管?的确,要向小孩解释什么是离婚,和背后的原因十分困难,而故事则是一个很好的介入工具,帮助小孩理解和梳理情绪。以下由安徒生会计划干事符雪怡(雪糕姐姐)介绍的六本绘本,以简单的比喻来描述离异,在共读的过程中亦可让小孩表达心中难以言明的感受。摄影:李欣愉

家庭福利会注册社工黄雪咏指出很多父母在办理离婚和处理抚养权时,都没有意识要照顾小孩的感受,又或不知该如何启齿。即使父母没有言明,敏锐的小孩亦会察觉家庭的转变,内心会恐惧、疑惑,却又不懂得表达。黄姑娘指出让子女理解家庭状况是很重要的,但事前需从小孩角度商讨如何进行:“父母双方要先达成让小孩知情的共识,再就着小孩的年纪、心理状态和夫妻情况决定如何表达。”

应该怎样跟小孩解释原本住在一起的爸妈要分开呢?黄姑娘建议可以用海龟和陆龟来比喻,跟小孩这样说:

应该怎样跟小孩解释原本住在一起的爸妈要分开呢?黄姑娘建议可以用海龟和陆龟的特性来比喻。(离异家庭,插画:Wilson Tsang)

海龟爸爸爱上陆龟妈妈,因此搬到岸上与陆龟妈妈结婚和生下小孩,但因栖息地不同,海龟不能适应陆上生活,只好回到海中。但你很厉害,是混血儿“海陆龟”,既可在海中生活,又可留在岸上,爸妈商量后,认为现时你留在陆地较好,但是海龟爸爸会经常上岸探望你呢!

黄姑娘指有些家长会把这故事延续,例如海龟爸爸回到海中后又认识了其海龟小姐,生下海龟宝宝,以此向小孩来解释为什么会有其他兄弟姐妹。

安徒生会计划干事符雪怡。

雪糕姐姐指出,大人的世界和感情问题对小孩来说十分抽象,而绘本是让小孩略为理解的其一方法:“曾经在故事会中说到父母争吵的情节,有小孩因而联想到自己的家庭生活,听得闷闷不乐,甚至发脾气,可见故事能引导小孩说出内心感觉。”她又建议父母可与小孩共读,就故事内容提问,借此梳理感受。

(离异绘本)

《好事成双》用灰谐幽默的方式解释什么是离婚、价值观不同,甚么是“唔夹”,例如爸爸认为放假便要到郊外露营、垂钓,休闲地放松,妈妈则认为要与朋友一起开派对庆祝,热热闹闹的才是放假,又或什么品种的狗才是可爱。除了简单地表达爸妈间的问题,书中亦有描述吵架的场面,让小孩构思解决方法。

图文:巴贝柯尔出版:格林名家绘本馆

(离异绘本)

《我有两个家》故事中的主角在父母分开后,因为思念而沮丧,当尝试与爸妈联系、聊电话、一起游泳后,心情便逐渐变得开朗。故事叙事性不强,着重帮助小孩抒发的情绪,以小孩的角度出发以引起共鸣,帮助小孩理解成人的想法,并带出即使爸妈不再相爱,亦会爱自己的讯息。

作者:玛莉安.德.史梅特图画:妮可.塔斯玛出版:小鲁文化

(离异绘本)

《妈妈爸爸不住一起了》故事中的爸妈已分开,以小孩自白的方式带出疑惑的心情,如爸爸与其它女人结婚吗?节日怎样安排?我将来也会离婚吗?故事风格较写实,适合年纪较大的小孩,雪糕姐姐指也适合家长阅读,籍此了解小孩内心世界。

作者: Kathy Stinson出版:远流出版

(离异绘本)

《恐龙离婚记》

非常童趣的离婚百科全书,提出并解答面对父母离异时会遇上的问题,例如怎样跟朋友解释?将来有继父/母或新兄弟姐妹又怎办?爸妈要自己作传声筒时又可怎样回应?故事内容构思详细,可让小孩做心理准备来面对父母离异后的生活体验。

图文:萝瑞.克拉斯尼.布朗 / 马可.布朗出版:远流出版

(离异绘本)

华人爸爸性格内敛,较少表达感情,小孩或会以为爸爸不爱自己,《爸爸的胡子想我吗?》和《爸爸你爱我吗?》以父亲为主角,让小孩理解男人表达感情的方式。

在《爸爸的胡子想我吗?》中,女儿与爸爸经常分开,她不断问爸爸是否想念自己,并提出期望的想念方式,而爸爸与女儿的交集不多,但总会回应她的提问,亦静静守护在她身边。作者:郝广才图画:多明尼可尼出版:格林文化

而《爸爸你爱我吗?》中的爸爸不懂用言语向儿子表达爱,只好收藏不同的盒子给他造玩具,如城堡、飞机,故事中的父子虽然没有亲密行为或肉麻对白,但当中有很大的空间可与小孩讨论父爱形式。图文:史蒂芬.麦可.金出版:三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