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稿】担心孩子社交问题影响活动?专家教你四个应对策略

撰文: 梁蔚澄
出版:更新:

为了让学生能拓宽视野,贴近、感受自然,有时教学及课外活动会在户外进行。有些家长或会担心自闭症或ADHD孩子的行为和社交问题会影响活动秩序,为导师和同学带来困扰。家长不妨预先与主办单位商量,并提前向子女阐述流程及一同订立活动目标,令子女习惯环境转变,很多行为及社交问题便能迎刃而解,减轻家长送孩子参加户外活动的忧虑。【按:此文作者为香港教育大学特殊学习需要与融合教育中心总监冼权锋教授、香港教育城行政总监郑弼亮先生】

应对策略

了解活动的内容,判断是否适合子女参与

在报名户外活动前,家长有责任向主办单位了解活动的详细内容,例如:活动目的、对学员自制及专注力的要求、导师人手编排等,从而评估过程中会否令子女不安和困扰、可能面对的压力或受负面情绪影响。

预先与导师协调应对机制

家长远较活动导师熟知孩子的喜恶,可考虑预先向主办单位交代子女的情况及处理方法,制定协调方案。一旦子女在活动过程中出现行为或情绪问题时,导师能更快掌握情况及有适当机制应对。例如:预先通知导师子女患有ADHD,并提供你所知的应对方法,例如当他们开始出现多动、多言/插嘴等情况时,导师可以眼光注视,并给予动作提示,以避免失控情况。

预先向子女清楚说明流程

家长需要向子女清楚说明外出活动原因,并向他们交代流程,例如:使用步骤纸,列明到达每一个地点时要完成的任务,让他们清楚知道并跟从。如要带领自闭生外出,应视乎孩子习性,在足够时间前,预早告知,为他们做好心理准备,并在他们的日程表上列明当天需要外出进行活动,以免突如其来的环境转变令他们不安及焦虑。

订立目标,制定赏罚后果

家长可与子女一同订立目标,并制定奖励与后果。例如若子女喜欢火车,如果他们在活动途中没有自行离队、在车上没有大声叫嚷等,便可以获得火车贴纸作为奖赏。另外,也要向子女清楚说明:假如过程中导师们认为他们有严重的行为问题,后果是有机会终止行程,好让他们有意识地留意自己的行为。

资料来源: 香港教育城共融资料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