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理科生爱阅读 征文比赛屡获奖:感谢父母自细带我逛书店

撰文: 李欣愉
出版:更新:

STEAM、乐器、芭蕾、运动……现代小孩的生活多姿多彩,经常进出不同的兴趣班,但家长有没有预留一点空间和时间培养小孩的阅读习惯呢?除了有助提升语文成绩,爸妈又有没有想过,它能成为成长路上的好同伴?
昨天看过80后作家木可的故事,今天来看看来年升中六学生施钰辉的分享。
施钰辉是个数理科人,从小在父母的培养和陪伴下,养成阅读习惯,渐渐亦喜欢以文字抒发生活感受,更多次参加征文比赛及获得优胜,对此他并未自满,反而谦虚地感谢父母的栽培和老师的支持,把荣誉都归功他们。
摄影:李欣愉

施钰辉选修生物、化学、数学和数学科延伸部份,相比之下,语文科成绩则较差,但却热爱写作,过往曾全国性作文比赛、由图书馆或书商举办的阅读报告比赛,屡获优胜,今年更第二次在《香港赛马会社区资助计划 – 美荷楼香港精神学习计划》第三届“两代情”征文比赛中获得季军。他的写作路,从儿时筑起。

“爸妈会陪著我逛书店,即使是逛数小时。”
施钰辉小学阶段在内地渡过,他指内地的图书馆虽不如香港般多,但因书价便宜,每逛书城,总是满载而归。“父母工作很忙,但放假时总是抽空带我逛书店,即使逗留数小时也会陪著我。”他指虽然父母不太爱阅读,但也认为这能一种能让人静下来,在字里行间寻得反思和启发,甚至对生命的启迪:“对于小孩的成长来说,阅读不仅丰富了孩子们对世界万物的理解与认知,也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去接触文字与当中的奥妙。”

“每次参加比赛,老师都尽心尽力地帮我。”
“学校图书馆会经常购入新书,例如每当诚品有甚么新书,便会随便购入。”来到香港后,他入读的中学虽然没有开设文学科,但老师的支持让他持续增进语文能力,只要施钰辉想参加征文比赛,老师不但不阻止,更会抽时间提供意见,他直言老师很尽心尽力地帮忙,即使早前他表示希望多花时间应付DSE,可能不会再参加比赛了,仍鼓励他不要放弃:“老师说如果我有这特长,便应发挥至最大。”

璀璨的霓虹灯下,是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疏离,是对利益财富 的追求。在今日的香港,那舍己为人的邻里情怀、那一代又一代不 屈不挠的拼搏精神,已是苟延残喘。回望过去,那些奋斗的黄金岁 月,那些关怀的人情味,仿如黑夜的繁星,在我的脑海中闪烁不 停……
〈大城小事.流金岁月〉,获得“两代情”征文比赛高中组季军

延伸阅读:【专访】从小爱上阅读 年轻作家木可:阅读让我爱思考和探索

阅读和创作已成为施钰辉生活的一部份,对他来说,阅读可让他对世事和生活看法的层次都会有所提升,也是他在紧张的中学生涯中调剂休息的途径。“年初因为应付考试而少了阅读,当时除了有点生活枯燥,更少了让自己沉淀的空间,影响温习时的心情。”对于未来,施钰辉也憧憬成为一名作家,虽然创作在香港不是一门吃香的行业,但父母仍然尊重和支持:“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与梦想,这些梦想都是有意义的。钰辉的文章也常引发我思考,看著他的写作不断进步,自己也颇感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