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亲子读书会绿脚丫创办人 电车和春天绘本教儿童认识本土
PMQ暑期活动《绘本小岛》现正进行,云集香港、台湾以至世界多国的优秀绘本供公众免费参阅,是书展过后亲子阅读的好去处。我们请来协办单位“绿脚丫亲子读书会”创办人柯佳列(Kenny),除介绍全新民间绘本系列《我们的风景》外,还细说本地儿童绘本的种种。
先由绘本的艺术风格谈起,绿脚丫亲子读书会创办人Kenny认为很难去确家有何种画风适合所有儿童的喜好,反强调绘本因应不同年龄儿童的心智发展程度而创作。“绘本本身是儿童文学里里的一个分支,小朋友在不同年龄层阶段,心理认知和喜好不同,内容就有迁就调整。”
绘本离不开儿童生活,一两岁儿童仍在牙牙学语,绘本不会涉及太多抽象概念,“Margaret Wise Brown创作的《月亮晚安》,兔仔瞓觉前跟房里事物讲‘晚安’,那阶段孩子著重熟悉和安全感,”“两三岁小朋友认知能力提高,走来走去,发展出探索精神,想玩想摆脱大人,又会惊违规。”Margaret Wise Brown另一作《逃家小兔》中描写小兔想离家出走却担忧重重,捉到儿童的反叛心理。
Jan Ormerod创作的《我的弟弟跟你换》也是有趣,把儿童的妒忌弟妹的心态写得丝丝入扣,Kenny说:“儿童想的事情不一定正面,故事中姐姐对弟弟出世耿耿于怀,自己不再是集万千宠爱在一身,想令弟弟消失;她在商店把弟弟交易走,好在最后还是挂念弟弟,挽回局面。”
《电车小叮在哪里?》教大人慢活智慧
童书及学生读物出版社“山边社”创办人、已故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何紫曾说过“没有本土儿童文学的童年,不是一个完整的童年”,Kenny对此番话深表认同,绿脚丫即将为全新绘本系列《我们的风景》的首部作品《电车小叮在哪里?》(林建才、刘清华著)举行电车读书会,尝试把阅读、生活跟香港土地结合。“电车在香港已经行驶了113年,我们给予孩子爱意、知识和物质;但却不珍惜和留意一些最基本拥有的本土事物及回忆。书中主角‘小叮’原型是120号电车,保持了1949年生产之旧款外形,作者特地用这班车做蓝本,让孩子认识这交通工具。”据悉,《电车》在书展开始前,4日内已预售逾2000本。
早前曾有民间智库倡议取消中环电车路段以增加马路行车量,惹来争议,Kenny认为香港人是时候重新检视电车本身难以代替的重要价值,不只儿童应该透过阅读绘本来增广见闻;倒转来看,成年人也需要这种绘本。“好多人的生活其实跟电车息息相关,电车站距离250米就有一个,一公里内有五个站,就算迟落车,下个站落车都可以好短时间内行返转头。”
现代讲究高效率,香港乃金融都会,打工仔日理万机,步伐急促冠绝全球。电车速度慢,人们视为落后,跟不上经济发展,应及早淘汰,对此Kenny倒有一问:“快又系咪一定好?是否所有慢的东西都要取缔?”他认为城市应该有快有慢,港人太过快时都会想慢下来,电车价值在于让乘客慢慢欣赏港岛风景,享受忙里偷闲悠然时光。
小读者看到有个性的“小叮”消失,会感到惋惜,电车是孩子成长过程的投射,Kenny进一步解释:“每个小朋友成长步伐、学习步伐、生活节奏都不同,是否个个都要一样好快咁去,一慢就无出路呢?值得家长反思。”或者凡事强求儿童急起直追、“嬴在起跑线”不一定最好,揠苗助长反会令孩子压力重重。
《这个节日是春天》抗衡校园离地教材
黄雅文创作、马新阶插画的《这个节日是春天》的内容是一对正前往年宵市场办年货的母子围绕“春天”的对谈,儿子向母亲讨教春天为何重要,母亲那如跟足学校课本的公式化答案却被儿子一一驳倒,最后哑口无言。
孩子看似大智若愚,其实只是清心直说,作者透过母子的“春节公案”,反映香港幼儿教育的弱点。“我们的教育界亳不专业,对教师我也会不客气地当面直斥其非。《这个节日是春天》,我认为是这个城市的大人欠细路的一本书。”
Kenny认为专业的教育应该对教材有严谨的要求,教材内容应生活化,切合一地实际的生活情景,香港教材完全做不到这一点。香港教育“离地”之处,在《这个节日是春天》内的哲理对话全面反映,“幼稚园常跟小朋友讲冬天时湖面会结冰,人们会堆雪人、打雪仗,书中妈妈照样答孩子,最大问题是香港的冬天根本从来不下雪。教科书描述的冬天跟香港的冬天分别超大。”
故事中的母亲说冬天时树不再绿,动物会冬眠,鸟类会迁徙;孩子直指冬天街上的树仍是绿油油,小乌龟仍爬来爬去,小燕子亦没有飞走,“可见大人完全经不起挑战,儿子一句发问‘我们春天就无自己的风景吗?’发人深省。”
“大家近年成日话要寻找香港价值、寻找文化的根,但我们完全抽空来做!与其搞甚么国民教育,不如做好对脚下土地的认识吧!”Kenny慨叹说,绘本后面讲到香港春天多云有雨,海面上浓雾笼罩,商场行人通道常见人们滥用雨伞胶袋,大量丢在地上像开花,这不环保的光景,文学力量甚强。
“不需要一味歌颂本土,而是要切实地看清脚下的土地、自己的风景”Kenny强调如果香港没有本土论述,教科书缺乏本地风土纪录,情况会越来越严重:“我们的小朋友会无根。”
组故事义工队传播本土民间纪录
Kenny说,在大陆和台湾的文化界都正兴起讲“寻根”之际,香港要的是由零开始地“建根”,他分析:“我们无根可寻,皆因我们没有本土民间纪录,殖民地政府无做,回归之后都无做,唯有家长自己做。”重新检视香港拥有的特色事物,不是要证明自身有多强大,而是在过程中助港人“建返条根”:“打稳了根基,大家方可在上面发展艺术和文学,谈‘文创’时才不会老是抄袭外国或者前人。有根有感情,先晓再进一步。”
他指香港绘本经典很少,只有童书同校园小说,插图都为文字服务。由新雅出版、阿侬著作《汉堡包和叉烧包》是他近年至爱:“两爷孙食饭,爷爷想上酒楼食叉烧包,孙仔想食汉堡包,各有口味便分头去各自揾食。孙仔觉得这样撇下爷爷不太好,到了服务台想开咪叫爷爷,但原来一直唔知爷爷叫乜名。”
绘本相对于艺术展览和影片,流动性更高,生命周期更长,“展览一两个星期就完,完了就无咗件事;拍片拍得太滥了,人们经常摆埋一边;绘本优胜之处是孩子会自己拿来读,有大人的场合好自然会有人去讲故事。”
《我们的风景》系列计划每年继续出版,属文化纪录和城市纪录,绿脚丫亦将深入社区,跟亲子讲解绘本中的城市故事。Kenny将会一队250人的故事义工队,未来日子会在社区分享《我们的风景》,“我们在暑假会举办共41场读书会,当中会有一些将会包场、在120电车上进行。”民间绘本共读的新潮,现已揭开序幕。
《绘本小岛》展览日期:即日至8月13日时间:上午11时至晚上7时地点:PMQ元创方(中环鸭巴甸街35号)网站:www.pmq.org.hk/event/picture-book-adventures
“叮叮叮!三代同坐电车话当年”读书会
日期︰8月20日(星期日)时间︰下午3:00至4:00地点︰屈地街电车厂活动专页:facebook.com/events/15368639097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