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让弱势学生重拾自信 辅导老师赴台特训 把旋风球引入香港

撰文: 陈乐希
出版:更新:

特殊教育需要(SEN)学生很多时候在学业上较为弱,跟师长同学相处时也不愉快,经常自信心低落。旋风球总会创会主席彭乐谦从事学校辅导工作5年,同时又是香港男子手球的甲一成员,为了让弱势学生重拾自信,专门赴台特训,把旋风球这项新兴运动引入香港。摄影:梁鹏威

延伸阅读:【旋风球】一拍打出鬼影变幻球 新兴运动旋风球首办中小学公开赛

从事学校辅导工作5年,彭教练对SEN学生的发展特别关注,“弱势学生虽然在学业上能力稍逊,但他们还有其他能力值得欣赏和发掘,他们只是欠一个平台”。为了让他们有所发挥,彭教练便开始上网寻找一些新兴、还未在香港发展的活动项目,让有需要的同学参与。后来彭教练找到玩法简单、容易上手的旋风球,便专程去台湾跟旋风球的创始人赖照勋教练“取经”。

彭教练于今年4月带领第一批香港教练到台湾,跟当地队伍作技术交流。(香港旋风球总会提供)

三顾草芦赴台取经

赖教练跟彭教练进行一对一特训,练习了不同的比赛方法、球路和技巧。旋风球看上去是项轻松的运动,但要认真钻研球技,也是相当不容易。彭教练指,“当年打波打到执筷子都无力”。之后他买了一个球拍回港继续练习,更尝试教其他朋友打。

当自己的技术开始到位,彭教练就再次到访台湾进行教练的训练,考取最高级的三级教练后,更把教练的制度带回香港,令两个制度有互通认证。台湾的教练制度较重视教授技巧,而曾为辅导老师的彭教练就希望能加入辅导教学的元素。他自己编写了旋风球教练手册,教导其他老师写旋风球的教案,例如如何评估学生的学习能力、如何针对个案需要为学生设计课程等。之后他更教出第一批教练,并在今年4月带领他们第三次到台湾,跟当地队伍作技术交流。

很多学生在其他运动输在起跑线,但这个新兴运动可让他们从同一条起跑线上开始。
旋风球总会创会主席 彭乐谦

年初起,彭教练便开始到不同学校推广旋风球。其他运动要做到一定成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旋风球的特性是接球发球都很容易,球拍同波的特别设计令球员只需少量技巧,做对角度,发到力,便可变化出不同球路。所以旋风球是“门槛低,成功感高”的运动。彭教练指,“很多学生在其他运动输在起跑线,但这个新兴运动可让他们从同一条起跑线上开始。”

他欣慰地表示曾有一名中二生的学习动机比较低,为人亦较被动,但学了旋风球后,学习态度有所改变。旋风球学习门槛较低,初学者一小时内已可以学会基本技巧,容易建立成就感。在一次比赛中,他轻松驾驭一球强劲发球,得到队友的欢呼赞赏,便爱上了旋风球,学习态度甚至变得积极,主动跟教练锻炼球技,希望可以挑战更高的技巧。彭教练指:“旋风球不是一项个人的运动,其他人的欣赏也是种令人鼓舞的力量。”

了解学生需要  对症下药

而对于患有专注力失调及过度活跃症(ADHD)的学生,彭教练也有妙计。他曾经遇过一位ADHD小学生,好“火爆”,学校老师也难以驾驭他。他明白学生“火爆”的背后可能是想得别人认同,取得自己的定位。彭教练就在一次训练中让他担当教练的角色,跟同学们接发球,彭教练自己就在背后指导他,并跟他说:“你想担当这个角色,可以,但你要接好球和发球有要求。你不只是对自己和教练负责任,还要对同学负责任,因为你传失一球,他便少了一次接球的机会。”当学生明白要对别人负责任、要懂得尊重别人时,就更认真接球,不断改进,现在还担任队长,帮忙训练其他学生。

态度重于技术

彭教练在教授旋风球时希望学生能学习得到VASK 4个元素。V是Value(价值),他希望学生在待人接物时要学会尊重,每位队员都有价值,比赛时跟对队鞠躬握手就是其中一种体现。A是Appreciate(欣赏),他认为学生欣赏队友付出的同时,也可以欣赏自己。S是Skills(技巧),指旋风球的技巧。而K就是Knowledge(知识),学旋风球不单只学技巧,亦要知道背后的原理,如果控制球拍才可以让球旋转得更好。他指大部份体育运动都着重技巧层面,但其实VAK是不可或缺的。

至今,彭教练已到访了30几间学校作推广,今年首届的香港旋风公开赛参赛队伍都是曾参加旋风球总会的免费推广计划。大部份队伍都是由彭教练亲自教授,他指学生的表现超乎预期,他希望学生做到的VASK都有。彭教练举办比赛,是期望学生能凝聚在一起,比赛结束后更有动力去玩,精益求精。这一点,他成功做到,因为很多学生在临别时都大叫:“彭sir!几时再开班呀?”。

除了在学校,彭教练希望未来把旋风球发展成社区运动,训练学生做旋风球义工教长者,长者可以玩之余,学生也可以学习跟长者沟通、待人接物的技巧。他更希望可以普及至伤健人士,令他们也可以体验旋风球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