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沈香林中学同创共学课程教AI生成图像 学Prompt提升英文水平

撰文: 卢劲扬
出版:更新:

屯门佛教沈香林中学于上学年(2022/23)推出“同创共学”校本课程,以保留即将消失的本地及中华文化为主题,教授学生各种新兴科技及知识。课程最初包括VR/AR,后来顺应潮流加入人工智能(AI),更特意纳入图像生成技术以提升课程的趣味及学生的学习动机。

为了让学生学到使用人工智能的细节,学校于比较不同工具后选用容许自行设定多项参数的“Argil”。另外由于生成图像需要使用大量英语字词,学校顺势以此为学习场景,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

佛教沈香林纪念中学的(左起)孙芷珊老师、何嘉琪老师、黄松安老师及林诗琦老师。(郑子峰摄)

选用Argil因更具教学价值 调整参数学AI原理

现时坊间有多个图像生成平台,较多人认识的包括Stable Diffusion及Midjourney,不过何嘉琪老师指该些工具只要输入指令就会取得图像,教学价值不高,“背后有好多AI嘅原理系要设定嘅”。他以Argil为例,指学生输入指令之余还可以调整仔细度,“(就像是)你要画一幅画,我畀桶油你,70就系我畀好多油你,我唔理你画咩,你都要用完啲油,7嘅话就系好少油,所以你见到幅画系未完成嘅,呢啲就系AI背后一啲佢哋要识嘅理念”。

何老师又提到,其他平台不能以同样的指令生成同样的图像,而Argil的每一张图像都会有独特的种子,能够确保一样的指令可以有一样作品,方便教学时比较不同指令的效果。另外,Argil不会生成不恰当的成人内容,图像不会公开可以确保学生私隐。

佛教沈香林中学何嘉琪老师指,Argil的优点之一是不会公开在平台上公开学生的作品,可以确保私隐。(郑子峰摄)

另外,因应一班学生同时使用Argil可能导致死机的情况,学校投资逾万元于校内自设伺服器。黄松安老师指,伺服器由修读ICT科的学生帮忙组装,专门负责理生成图像的工作,不但成功解决死机问题,更将生成图像的时间由数十秒缩短至几秒。

剖析问题层次 教学生问好问题

相信不少人使用人工智能时,都遇过答案与自己想像相距甚远的情况,原因之一就是未能提出精准的问题。何老师指,现今世代学生除了要有学历,更要懂得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课程强调学生掌握发问层次,能够提出好问题。

他以向人工智能发问“冬季奥运会在那里举行”为例,人类会直接提供地点,人工智能却会提供一个包罗万有的答案,“AI只会估,你问错我会畀错嘅嘢”,“原来我要问一条好问题,我要有地区、我问嘅种类”。他又说要人工智能代入不同角色同样重要,例如要求以一般人或美食家身份撰写食评,结果已经大有分别。

新方法学习英语 提升学习动机

任教英文科的孙芷珊老师表示,人工智能的兴好刚好可以提升学生学习英文的动机。(郑子峰摄)

人工智能主要使用英文,学生想要生成好的图像,必须拥有丰富词汇。任教英文科的孙芷珊老师表示,近年日韩文化大行其道,学生学习英文的动机变低,人工智能兴起刚好可以用于提升学生学习英文的动机。

孙老师说过去学生学习英文的方式离不开“睇文字去写文字”,例如查字词寻找同义字,图像生成工具就可以将文字图像化,学生可以生动地以图像比较文字。她以学校于下学期教授学生撰写食物相关的描写文教案为例。学生完成文章后,可以即时以人工智能转化文章成图像,看到文章所描写的画面,亦可以将图像与同学比较,以图像中的不同效果认识不同字词,更重要是学生会于过程中不断修改文章,训练自我评估能力,“语言课程嘅过程就系咁样”。

重视资讯与媒体素养 教学生以AI画自画像

何嘉琪老师(中)表示,学校亦注重资讯与媒体素养,懂得分辨资讯真伪,慎防被骗。(郑子峰摄)

骗徒的手法层出不穷,近年亦有使用人工智能作为行骗工具。学校的课程除了教育人工智能知识,更教授相关素养,时刻强调学生需要验证资讯、防止被骗。何老师举例,课程会教学生以人工智能画自画像,目标是以假乱真,“我有你Facebook,我拎你15幅相,画到你出嚟就做咩都得”,“其实系好危险嘅,呢个系就系好好嘅切入点”。

数位学校老师亦特意以自己的相片为例子,向学生示范如何以将一张静态的照片转化成动态的短片,以引发学生思考人工智能技术对未来的影响,包括职场规划,说现时连香港电台也有人工智能主播,变相现在即使样貌端正亦不找表会较易找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