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沈香林中学办AI Prompting比赛 学生任导师知识传承回馈社区

撰文: 卢劲扬
出版:更新:

人工智能(AI)是科技发展的大趋势,当中包括图像生成。屯门佛教沈香林纪念中学早前与同区的保良局西区妇女福利会冯李佩瑶小学主办“第一届同创共学—AI咒语绘画师比赛”,赛前设有科技、英文及中文等不同范畴的工作坊,沈香林中学的学生更会担任小导师,教授参赛的小学生以人工智能生成图像,传承合识之余亦都体现佛学理念。

佛教沈香林纪念中学于上学年(2022/23)设立“同创共学”校本课程,近期引入人工智能生成图像内容后,举办相关比赛予小学生参与,并由该校学生担任小导师。(郑子峰摄)

课程加入AI生成图像 学生任导师体现“自利利他”

佛教沈香林纪念中学于上学年(2022/23)设立“同创共学”校本课程,以保留即将消失的香港文化为主轴,教授学生新兴科技及技术,并应用到社区之中。近年学界陆续将Arts(艺术)元素加入“STEM”成“STEAM”,刚好遇上人工智能生成图像掘起,学校认为该技术与STEAM趋势互相呼应,于上学年已经将之纳入课程。

学生们学有所成后,学校就决定举办“AI咒语绘画师比赛”,由学生担任小导师教授参赛的小学生如何使用人工智能生成图像,传承知识之余亦是服务式学习,比一般义工服务如派饭更能体现佛教“自利利他”精神。

学生不乏初次接触AI 难忘小学生首次生成图像感兴奋

佛教沈香林纪念中学的(左起)林鈫婧同学、王文慧同学、孙健欣同学、严凯颖同学,他们曾于比赛工作坊之中担任小导师教授小学生以人工智能生成图像。她们分别手持自己于制作的生成图像作品,主题均与即将消失的本地文化或中华文化有关。(郑子峰摄)

人工智能生成图像属新技术,不少学生于上课时首次接触,例如就读中四的严凯颖同学。她说自己于课程中学到不如与人工智能生成图像相关的知识,例如使用不同指令完成画作,由于自己喜欢吃东西,所以就可以人工智能生成代表香港茶餐厅文化的蛋挞及奶茶。

王文慧及林鈫婧同学都是中三学生,王同学感谢学校提供机会,令她发现自己在人工智能范畴略有天份,而林同学则难忘担任小导师时,学生因为成功生成首张图像而激动大叫,然后主动提问了解更多功能,令图像变得更清晰及仔细。

学生们亦提到生成图像技术有不少优势,林同学举例说,同一个人画画难以演变出多种风格,以人工智能生成图像则能轻易以程式调较图像成不同风格。另外,中二的孙健欣同学就说她学懂使用该个技术之后,只需要输入单字及句子就可以画画,十分方便,而且过程可以丰富英文词汇,提升英文水平。

学校STEAM教育注重软实力 AI可助学生语文发展

佛教沈香林纪念中学冯顺宁校长。(郑子峰摄)

冯顺宁校长于本学年(2023/24学年)到任佛教沈香林纪念中学,她期望学生能够掌握各种STEAM知识,将之应用在不同范畴,培养跨学科能力以至是学懂沟通协作。现时人工智能大行其道,不少研究都指人工智能于未来会取代大量使用人手的工作岗位,冯校长说学校不会为学生设下具体的职涯目标,因为不少职业都有可能被取代,因此学校以培养学生软实力为重点,而运用人工智能就是其中之一。

冯校长过去任教中文科,认为人工智能有助语文学习,例如文凭试的中文及英文科考试都会要求学生做到表情立意,而人工智能就能帮助学生发展语文,达到相关要求。她又提到STEAM教育不应只集中在数理科目,更应该涉及语文及其他人文学科,让学生的学习经历更多元化,以至是利用科技帮助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