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up小学︱愉快学习证SEN生狮子变绵羊 校长吁摆脱成绩迷思

撰文: 胡家欣
出版:更新:

九年期间限定的基督教圣约教会坚乐第二小学,随著今年九月开学,正式踏入最后一个学年。昔日新手校长萧婷,藉新校来一场教育实验,在学术操练风气盛行之时,安排下午课堂抛开书本,引入体验式教学,让学生“话事”自订主题探索,实行边玩边学。

八年过去,萧婷遇过有家长质疑教育方法,担心子女“越玩越创”,也有老师因理念不同而离队,却未有动摇她的教育路线。她坚信家长要认清孩子特质,摆脱学业成就与分数的迷思,以个人成长进步为先,“系咪攞唔到合格就一事无成呢?定系佢学识做人、点同人沟通相处,第日出到去唔会孤单一人更重要?”

今年是坚乐第二小学的最后一年,萧婷说,感到兴奋多于不舍。(欧嘉乐摄)

时光倒流到2014年,萧婷在一间津贴小学已任职十多年,由普通老师做起,逐步升任至副校长。有一天,她翻阅报章时,留意到教育局为解决学童人口急增,学额供应不足的问题,将史无前例地在观塘开设两间有时限小学,令她泛起向外闯的念头。

“硬系觉得系一个咁舒适嘅环境,我做紧嘅,人人都做到啰,学生可能冇咗我分别都唔大。”旧校学生大多出生中产家庭,她有感所带来的教育改变有限,驱使她更想走入儿时居住过的社区,服务资源匮乏的基层学生。当坚乐第二小学的校长招聘广告一出,她即毫不犹豫寄信应征,随后顺利获聘为“掌舵人”。

学校于于2016年12月10日举行开放日,向街坊介绍独特体验式教学法,出席的同学们都化身成“小小建筑师”,兴高采烈地用积木砌出“圆井型”的大楼。(资料图片)

来一场教育实验 还学生真全日制

坚乐第二小学位于观塘顺安邨,于2015年开校,学校只有九年寿命,作为新手校长的萧婷,著眼于有限时光,来一场愉快教育实验,挑战全日制这座“大山”。当时小学全日制已全面落实18年,原意让学校灵活编排上课时间,安排课外活动及更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岂料与“初心”越走越远。

萧婷说,大多学校午后继续安排学术课,学生下午三时多下课,之后才参加课外活动,“唔到五点半都唔离开学校”,形容“学生留系学校时间长啲,老师教书时间长啲。”学生回家后晚上还要应付一大堆功课,小学生涯早已令人疲于奔命。

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可以尽情探索。图摄于2016年12月学校的开放日。(资料图片)

学生做老板话事 决定探索主题边玩边学

近年疫情改变教学模式,令教育界顺势改革时间表,坚乐第二小学早于八年前还学生“真全日制”,开校第二年与倡议非一般教学法的家长组织“教育大同”合作,推展体验式教学计划。上午维持学术课堂,下午抛开书本,由学生自订学习主题,以一年时间尽情探索,从中学习知识、品德、协作技能等。

“例如以大自然为主题,那一年就会上山下海探索,带佢哋去狮子山执树枝,以树枝作为燃料去生火烧烤,又会学点样去搭简单嘅营。城市小朋友好少用raw material(原材料)去生火,想佢哋有种生活嘅技能,有一种习惯可以就地取材,满足佢地当刻嘅需要。”

+18
手动学习的房间,挂著槌子、锯刀。校长萧婷说,房间平日锁上,确保有老师陪同下,才会进入这间课。(欧嘉乐摄)

家长质疑子女会“玩创晒” 促多上堂学课本知识

“用咁多时间玩,不如上埋堂啦,学课本嘅知识。”边玩边学习,采用不计分的进度性评估,学科考试一年只有两次,轻松愉快的学习方式,并非每一位家长都接受,有人曾最终选择为子女转校。萧婷记得开校初期收集家长意见,部分人会质疑体验式教学,担心“越玩越创”,抱持观望的态度,又会思疑学校功课不够多,课程较其他学校浅易,后来见到子女改变,才渐渐认同学校。

她直言,“头一两年我唔识说服家长,亦唔识说服”,更遑论愉快小学的升中衔接,皆因中学受公开试制肘,基本上也难以松绑课程,或舍弃以考试为主导的方针。面对诸多质疑,她说忘记有否泄气过,只是坚持这种教学路线,“重视个人成长,多过学业表现”,先寓学于乐,带动学习兴趣,再谈学业分数。她不讳言学校与家长先要讲个“信”字,“家长你要信我哋专业经验,呢个系你哋小朋友最需要嘅嘢。”

系咪攞唔到合格就一事无成呢?定系佢学识做人、点同人沟通相处,第日出到去唔会孤单一人更重要?
萧婷
(欧嘉乐摄)

解开家长求学求分数迷思 须认清孩子本质取舍

学校的学生来自屋邨基层家庭,具有特殊教育需要(SEN生)的为数不少,最后一届百多位学生,有约四成是SEN生,高峰期曾占超过一半。她说,为了解决SEN生行为和情绪问题,学校除会将学生“抽离”课堂,作学业支援和社交训练,亦会安排他们定期参与历奇活动,例如周末玩浮潜、独木丹,去沙滩执贝壳等,在野外训练中,训练他们专注力、群体合作、照顾他人等。

她说,见证校内不少SEN生转变,有一位读写障碍学生,小一入学时性格狂燥,犹如一头“狮子”,“系课室爬行,抢人野食,又欺凌同学,翻转成个课室。”随著三年过去,其刚烈性格渐有改善,即将升小六的他,已被驯服为一只“小绵羊”,更是老师眼中的“暖男”学生。

学生写信予校长,感激母校的栽培。(欧嘉乐摄)

见证SEN生由“狮子”变“绵羊”

“你问我咁佢成绩有无进帐?佢未必有进帐,但系佢作为一个人,接唔接纳到今日嘅自己,家人接唔接纳到自己”,这种品格与行为的进步,帮助学生融入群体,学懂为人处世,萧婷视之为更重要。她说,有时候学校要教育家长,认清和拥抱子女的特质,“我哋都要转移家长视线,(带走)佢哋喺小朋友成长嘅执著,系咪攞唔到合格就一事无成呢?定系佢学识做人、点同人沟通相处,第日出到去唔会孤单一人更重要?”

她说,这位男生父母欣喜儿子改变,同时也曾有所挣扎,希望他小四时退出历奇计划,上补习班以应付五年级呈分试。她当时即要求社工和导师劝喻家长,甚至要据理力争,“有时你要有个取舍……小朋友有咁嘅成长你要恩慰,如果番去佢最唔能够proud of 自己(为自己骄傲),最唔享受嘅环节死谷难谷,唔好嘅野就会随之以嚟,例如关系、情绪问题。”

有时你要有个取舍……小朋友有咁嘅成长你要恩慰。
萧婷
萧婷说,坚乐第二小学明年结束营运后,仍有意继续留守教育界,希望服务基层学生。(欧嘉乐摄)

最后一学年 盼创造回忆 计划境外旅行

随著新学年于九月四日开展,学校正步入倒数最后阶段,萧婷说,此刻感到兴奋多于不舍,反而满脑子大计,希望与师生制造更多珍贵回忆,冀最后一年继续精彩难忘,例如在学校举办宿营活动、学期完结后带所有人到境外旅行,玩足六日五夜。

学校明年停运后,校舍将规划作房屋发展,或有机会面临被拆卸。她知道不少旧生和老师对学校依依不舍,计划申请政府资助,建立一个“元宇宙学校”,令学校以虚拟方式留存,每个校友闲时能登入“团聚”,“呢度唔系终结,而系无限嘅延展,不论系回忆、人情。”

坚乐第二小学的校舍用地已被政府规划作房屋发展。(欧嘉乐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