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大赛马会小学AI辅助教学 系统即时分析学生表现回馈助分层教学
人工智能(AI)近年开始走进校园,当全球教育界仍在争论“AI会否取代教师”,或忧虑“教师重要性逐渐褪色”时,香港教育大学赛马会小学已采用教学新模式:教老师利用AI系统辅助教学,做到课堂实时分析学生学习难点、推行分层教学,灵活照顾班上不同程度学生需要,提升学习成效。
香港教育大学赛马会小学副校长罗金源表示,学校并非使用DeepSeek、Gemini等现有AI系统,而是与本地科创公司合作开发切合香港课程框架的AI工具,“可以啱返学生程度及能更灵活地配合教学需要”。
AI即时揪错 弱点秒变练习题
AI是双刃剑,关键在于如何善用。香港教育大学赛马会小学找本地科创公司开发校本AI,把AI变成教学的“智能助手”。
在六年级数学堂上,任教数学科的副校长罗金源正教授学生作答面积与周界,并让学生透过AI系统作文字题练习。通过AI系统,罗副校长可随时查看每个学生的答题进度,若学生答案有误,还可因应学生错误之处,即时让AI系统生成题目,让学生加强操练。
助分层教学 同学不会坐“冷板凳”
另一方面,若学生能正确回答题目,老师亦能让AI系统即时生成难度更高的题目让学生拆解,做到即时监测、分析难点及分层教学。
达至即教学、即批阅、即改正效果
另一边厢的五年级中文课上,学生正学习以运动会热闹气氛主题创作排比句。学校高级主任卓炜娴表示,AI系统能迅速判断学生所作句子是否符合排比句的原则,并根据学生程度,提供个人化指导。例如AI系统会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添加主题句、额外形容词,甚至将句字扩展成为描写场面的段落。
卓主任表示,在AI系统协助下,课程上她有更多时间即时审视学生作品以及和学生讨论。例如有学生写出了符合标准的排比句,但选材内容却偏离主题,她便可即时点评学生作品,共同探讨如何优化选材,强化教学灵活性。
AI生成英语虚拟人物 学生沉浸式互动练会话
除此之外,香港教育大学赛马会小学又将AI技术融入英语教学,针对不同年级设计沉浸式情境互动教材,提升英语学习成效。
例如二年级课程运用AI生成四季主题电子互动故事书,学生可即时参与情节走向的决策。六年级则透过AI生成卡通版的英国动物学家珍古德(Jane Goodall)的虚拟形象,学生以问答形式与萤幕角色即时对话,强化口语能力。
老师角色由单向传授知识 变培养学生思维
高级主任蔡湘仪指出,未来老师角色更著重思维的培养,“课堂的时间可以更多地用来进行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等高层次的训练,而练习的部分则交由AI处理。”
AI辅助教学 老师需提升备课质量和深度
罗副校长亦指出,课堂上利用AI辅助教学,老师备课内容和方式也有所改变。他以数学科为例,过往备课主要设计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并按照固定的教学流程进行铺排,但现在教师需要更深入地思考学生的学习层次,并设计出有层次性和连贯性的教学内容。
“课堂可以从基础的概念A开始,当学生掌握了A之后,进一步发展到A1、A2,甚至A3的高阶内容。这样的设计不仅有助于学生逐步深入理解,也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他坦言教师备课工作量可能更大,但却能提升备课的质量和深度。
该校去年开始与本地科创公司合作,创建校本AI系统,并引入数学及常识科,今年进一步在中文及英文科课堂上应用,并设创新科技组,成员由各科老师组成,针对学生学习和教学需要与创科公司沟通,设计符合校本需要的教材,在任教班别试行。
同学赞AI传授阅读理解秘技
学校试行AI教学,学生反应如何?孔同学表示,AI教学有助她理解复杂的数学概念,令成绩有进步。“方程式好多时要运用到天秤原理,若搞错了的概念可能整条算式都会错,AI会好清楚解构每一步概念系点,唔使估估吓。”
另一位吴同学称,中文阅读理解向来是他的弱项,但AI助他解构文章模式。“透过AI,我学识先找出每段关键字,从而会较掌握文章中心思想,其实同样道理都可应用在中文作文上。”
支持本地科创公司 设计校本AI更贴合香港课程框架
香港教育大学赛马会小学校长张锦欣表示,市场上现有的AI系统大多难以贴合香港课程框架,她以学校英文科的AI教材为例,内容由学校预设至切合香港小学生程度,引导学生互动,增投入感,“现成AI系统未必有这个效果”。
张校长指,香港具备一流科创人材,本港学界应支持本地科创公司,但现阶段学校与科创公司合作处于试验模式,故暂时未涉及金钱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