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01》中华文化学生讲座 武术港将袁家蓥:先学礼再学武
中华武术不仅是一项体育运动,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类型与流派繁多,可按地域、传承与起源、套路等方式进行分类。《香港01》早前邀得香港武术代表队精英运动员袁家蓥,到元朗朗屏邨惠州学校与学生介绍中国武术,以及分享运动员生涯中的高低起跌,认为当中最重要是先学礼再学武。
袁家蓥是香港武术代表队精英运动员,她曾在2007、2015、2019世界武术锦标赛夺得金牌、2016亚洲武术锦标赛银牌、2016世界武术套路杯银牌,以及在2018亚洲运动会摘得铜牌。
介绍武术赛规及评分 先学礼再学武
袁家蓥首先向学生介绍何谓中国武术,指出武术乃源自中国传统运动项目,当中包括两大概念,分别是“套路”和“散打”,而“套路”又可分为长拳、南拳和太极拳,当中最重要是先学礼再学武。当袁家蓥介绍和示范某些武术动作时,台下不少学生都很感兴趣,甚至在座位上模仿起来,似模似样。
袁再向学生解释国际武术竞赛规则,判评的组成和比赛场地的规定等,其中总成绩10分的评分,5分是动作质量,3分是演练,余下2分则是难度,裁判的数目会按难度项目而有所不同,分别为10人及13人。
6岁习武12岁入港队 立志成出色运动员
袁家蓥之后与学生分享运动员生涯的点滴,她6岁开始跟随两名哥哥前往习武,经常与一班学员结伴出外表演,至12岁入选香港队,17岁转为全职运动员。2003年,袁首次代表香港比赛取得不错的成绩后,便立志要成为武术运动员,其后她三度在世界锦标赛中获得对练金牌。
袁家蓥的运动员生涯并非一直顺遂,当中也经历不少困难、挑战和伤患,她曾在2010及2014年两度于亚运会失手,失落奖牌。袁家蓥忆述,2014年仁川亚运袁因伤患要动手术,之前的操练都付诸流水,不论是身体机能及体能都无法一时间回复,导致选拔赛失误,以及失去世界赛参赛资格,令心情跌落谷底,甚至变得讨厌武术及想过就此放弃当运动员。
劝勉学勿轻言放弃 低潮反思重新出发
袁家蓥庆幸得到教练、队友和家人的鼓励,令自己跳出舒适圈,重新投入社会认识不同圈子的人和事,方发现未能入选比赛只属小事。她又称,该段时间亦令自己有机会反思,最终重新出发,并在2018年雅加达亚运于南刀项目摘得铜牌。
最后,袁家蓥与学生分享她的人生格言,包括要“相信自己”、“唔好质疑自己”、“唔好怀疑自己”和“胜不骄、败不馁”,鼓励学生无论遇上甚么困难都不要轻言放弃,她亦感谢自己当初没有放弃。
目前教育局透过优质教育基金推出“我的行动承诺”加强版拨款计划,中、小学(包括特殊学校)可申请一次最多30万元拨款,用于国民教育和国安教育,及/或媒体资讯素养教育,资助项目包括学生讲座/工作坊、参观、体验活动、教师工作坊、购买或制作教材等。若希望了解申请拨款详情,参阅此文章。
《香港01》能因应中/小学的不同需要,推出媒体和资讯素养,以及国民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的支援,形式不限,包括学生、家长或教师讲座/工作坊、校本专业支援、教育资源库、到访《香港01》或其他主题式的体验活动等。
如对计划有任何查询,欢迎联络香港01有限公司代表黄先生:
电邮:education@hk01.com (标题注明 ‘媒体资讯素养活动’)
WhatsApp或电话联络:35828747
甚么是“我的行动承诺”加强版?
“我的行动承诺”加强版是优质教育基金项目,本港中、小学校可申请最多30万元推行媒体及资讯素养、国民教育及国家安全教育,而且不影响学校申请其他优质教育基金拨款,详情可按此了解更多。
学校透过“我的行动承诺”加强版拨款可举办甚么活动?
学校可运用拨款邀请外间机构,就媒体及资讯素养、国民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为学生、家长、教师举办讲座、工作坊、参观具公信力传媒机构等。《香港01》正支援学校举办相关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