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大学者谈教育运用AI下一步 融入学科教学促进学习评估

撰文: 卢劲扬
出版:更新: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已经发展一段时间,下一步走向引人关注。《行政长官2024年施政报告》提到由教育局开展先导计划,于初中科学科推动人工智能辅助教学,强化学习效能;于2024/25学年举行有关“应用人工智能于语文及其他科目的教学”的国际高峰会,邀请相关专家学分享最新发展,为教师举办工作坊。

中文大学赛马会“智”为未来计划于2020年已经推出人工智能课程,内容及后浓缩成“初中人工智能课程单元”,于2023/24学年起供全港中学使用。计划首席负责人香中大机械与自动化工程学系研究教授任扬接受“01教育”专访,认为政府提出的方向“系好合理、向前嘅一步”,为学科教学之中运用人工智能可以提供更多可能性。另外,人工智能有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强项及弱项,促进教学及提供个人化学习。

中大赛马会“智”为未来计划首席负责人任扬手持的就是计划推出的人工智能课程。(夏家朗摄)

人工智能辅助教学成大趋势 活用提升评估效能

任扬认为,于教学使用人工智能是大势所趋,香港有需要思考如何使用人工智能教授文科、科学、数学等科目相关知识,形容该范畴很重要。他负责的计划过去专注教授教师及学生使用人工智能,他透露计划亦正研究以人工智能辅助教学。

他指使用人工智能辅助教学有很多好处,包括容许更多教学上有更多可能性。以物理堂教授弹道为例,人工智能除了可以即时模拟砲弹弹道,更可以模拟一些极端情况,例如一颗极端地重的砲弹对弹道的影响,加深学生理解。

任扬指出,于教学使用人工智能是大势所趋,香港需要认真思考该范畴。(夏家朗摄)

教学以外,人工智能在教育界有其他应用。任扬举例可以帮助教师管理及促进教学,例如数学科老师可以透过人工智能得知各个学生的强弱项,“有啲人可能代数强,但佢可能几何学唔系咁强”,教师就可以针对弱项给予训练。他又提到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教师回答一些较简单的学生提问,筛选较困难或有启发性的问题交由教师回答,为教师节省时间。

AI教学无须追赶最新技术 价值比技术更重要

人工智能发展飞快,转眼又有新版本推出,教师教务繁重难以紧贴。任扬直言一般学科在几年间变化不多,“但AI就变咗系另一个现象,对于老师去自学有特别大嘅要求”。他认为教师并非必须教授学生最新技术,除非教师有信心教授的内容正确,“而家好多新嘢,因为未经时间嘅考验,有时你都未必知道佢嘅后果系点样,所以我就唔倾向种下一个对于学生唔系咁好嘅种子,我宁可做一啲系已经系经时间考验嘅”。

任扬(左)表示,虽然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但不代表教师需要在教学内容上追赶最新技术。(夏家朗摄)

他又提到,教师不能被科技牵着走,“你今日教呢啲,听日有个新嘅出嚟又教呢啲”,而是要思考哪些价值是最重要的,再用科技教授该些价值,“可能(采用)新嘅科技会冲淡咗你教嘅价值,咁就唔太值得”。

计划有助师生学习使用人工智能 推动下一步发展

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及教育学院早于2019年已经认为意识到人工智能将会成为大趋势,香港有需要于中学阶段引入人工智能教育,因此两所学院在获得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赞助之下,联合主办中大赛马会“智”为未来计划。计划推出的人工智能教育课程共设12个章节及55个模组,内容覆盖人工智能的认知、知识及技能、动手做、道德及社会责任、赋权使用。

任扬认为计划为教师及学生建立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基础,对他们未来在教学及学习上使用人工智能有帮助。(夏家朗摄)

任扬表示计划的课程于推行前后均有进行调查,教师及学生普遍给予正面回应,例如有学生指出课程提升了使用人工智能的自信,实际使用上亦有所进步。他认为计划提供的课程有助教师及学生掌握人工智能技术,对于未来在教学或学习上使用人工智能有帮助,又提到只要教师培养到最基本的人工智能技术,对运用人工智能有信心,教学上就可以有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