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资聚贤|勤劳耕耘,坚毅不拔,成就梦想
文:香港华人基督教联会真道书院李泽康校长
教育局在2021年将“勤劳”纳入了培育学生十二种首要的价值观和态度,并经常与“坚毅”一起讲解。笔者认为,若学生能培养“勤劳”与“坚毅”的特质,他们将更容易在人生中达至成功,并能应对各种挑战。
我们常听到上一辈分享他们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如何经历物质匮乏,靠著努力拼搏养活家庭,建立香港。于九十年代出生的人,亦曾坚毅地面对金融危机和不稳定的世界局势。外界风云变幻,社会动荡不安,世界无时无刻在考验著我们。逃避既非解决之道。我们要如何装备自己并勇敢面对?我经常教导学生,虽然无人可保证读完所有考试题目便能得到满分,但若预备不足,则肯定无法在测验中获得佳绩。因此“勤劳”是成功的基石,装备自己,勇敢面对挑战是成功的关键。而运气、家境或人际网络只能堪为成功的助力。
以笔者多年任教数学科的经验来看,学生的思维模式可分为两类:(一)认为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无法学会;(二)认为只要看看练习例子便能学会数学。前者往往是基础弱,后者则可能未见过较高层次的题目而自觉满足。纵使不是每个学生对所有科目都有兴趣或能力,但要在中学课程取得合格甚至优异的成绩,笔者认为靠著坚持和努力便足以达到。而老师的讲解和引导,则可以促进学生理解较抽象的数学概念和解难技巧,亦可引导能力稍高的学生去挑战更艰深的题目。
能力不同的学生,所需订立的目标和运用的策略是不同的。数学基础较弱的学生需要老师的帮助,订下合理可达的目标,运用过去的考题解释数学概念和解决问题的技巧,让学生尝试自己运用数学知识和技巧做一次,再找同类型的题目加深和巩固,让学生重新建立对自己和学科的信心,这种循序渐进的方法,倚靠的是学生的努力和坚毅精神,笔者手执教鞭多年,也曾见过不少学生在香港文凭试中凭此取得理想的成绩。
而对于数学基础稳固、能力优异的学生,老师可帮忙订下更高的目标,提供挑战题,让学生更深入理解个中的知识,运用更高层次的技巧,以培养学生的高阶数学思维。积习既久,不少学生更会因此提高目标。因材施教,加上学生的努力,自然进步可期。
无论当前情况如何,即使身处低谷或感到信心不足,笔者始终坚信,只要秉持“勤劳”与“坚毅”的精神,我们便能一步一步克服困难,朝目标迈进,最终可实现心中所愿。
作者:香港华人基督教联会真道书院李泽康校长
香港直接资助学校议会简介:
香港直接资助学校议会(直资议会)由全港的直资中小学组成,议会以协助直资学校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体系为目标,让家长为子女选择学校时可以有更多元化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