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选科攻略!数学科老师解释M1、M2分别 心仪升读理工科应修读
优化高中四个核心科目实施后,学生享有更高弹性去选择选修科,当中包括属于数学科延伸部份的M1及M2。到底M1及M2有什么分别?课程内容是什么?对升学有什么优势?“01教育”请来香港数理教育学会中学数学组主席、元朗公立中学校友会邓兆棠中学资讯科技组主任何伟龙老师和大家分享与M1及M2相关的选科资讯。
何伟龙老师表示,香港数学教育较强,其实普遍学生都有能力应付M1及M2课程。另外,M1及M2于2027年起会加入基本问题(Elementary Question)部份,于2024年9月升读中四的学校都会受惠,有助取得一定分数。
M1涉统计“易学难精” M2涉高层次运算
何老师于介绍M1及M2的课程时提到,两者都有微积分的成份,而M1会另外涉及统计学知识,M2则另外涉及较高层次的运算知识,例如矩阵(Matrix)及向量(Vector)等。另外,相比数学科必修部份,M1及M2都属于较近代的数学理论及知识。他又提到M1及M2在难易度方面的分别之一,是M1于“易学难精”;M2虽然难度较高,但容易确保取得某个程度的成绩。
高中所有科目均须时间适应 读M2学以逻辑写证明
相信学生于考虑是否选修M1或M2的时候,都会担心内容过于艰涩未能跟上。何老师表示,一般学生升读高中都需要一至两个月的时间适应,M1及M2亦不例外。他举例,一些于初中阶段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未必会花时间温习数学科,但升读高中后才及发现数学科需要时间钻研。学习方法上,他以M2的数学归纳法为例,“证明方法唔似初中数学,以运算去证明一啲嘢,系好逻辑地去写一个证明,过去初中冇呢个层面嘅学习,系会唔同,适应咗自自然然会觉得问题不大”。
DSE 2027起拟调整M1、M2试卷 有利考生取基本分数
现时M1及M2设有各占总分数一半的短题目及长题目部份,何老师指文凭试拟于2027起在M1及M2试卷加入基本问题,主要考问科目基本知识,“有呢啲位置畀同学拎到分,可以视自己边个位做得好就做好咗佢先,之后再做冇咁擅长嘅,基本嘅如Level 4真系唔难”,亦相信调整对大部份同学是好事,有望减低M1及M2的退修率。
另外,何老师指出M1及M2的课题相对独立,“例如矩阵系唔会黏到微积分,向量都唔会黏到微积分,统计概率都唔会黏落微积分,可以逐个课题处理”,即使有不熟悉的课题仍有机会取得Level 3或4。
M1、M2课题较其他选修科少 升读大学理工科可获额外分数
M1及M2是数学科延伸部份,性质与一般选修科略有不同。何老师表示,M1及M2比一般选修科课题较少,“人哋可能有20个课题,M1、M2可能系12至15个左右”,配合近年大学绝大部份课程都已经视M1及M2为选修科计算收生成绩,不少工程学系或理学系更会给予额外分数,“对同学系好似抵咗”。
大学修读理工科宜选修M1、M2 无修读永远落后两、三年
选修M1或M2与否,更与心仪升读的大学科目有关。何老师指学生如果有意升读数学系、物理系及工程系,由于这些学系的课程内容有不少都会涉及微积分,可以考虑选修M2。如果学生心仪的升读商学院或社会科学院,则M1及M2都可以考虑选修,“可能M1反而仲啱少少,例如社会科学院要多少少统计”。
现时大学大部份理工科都会给予M1及M2成绩额外分数,但并非必须的入学要求。何老师引述数理教育学会顾问、科技大学数学系副教授方子豪的说法,指虽然大学有基础课程安排给没有修读M1或M2的学生,“但问题系你永远唔会追到”,因为有修读M1或M2的学生“唔会停低等你准备”,“佢已经读紧其他嘢,永远领先你两、三年时间,学术上永远有呢个差距”。
何老师表示除非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或是主要选修文科,否则只要对数学有一定自信都值得尝试修读M1或M2,而且只要成绩达到第3或4级,升读大学后就有机会获豁免修读部份课程,是好处之一。最后,他建议学生于选择选修科时,应以兴趣及升学方向为基础,举例学生如果计划升读工程学,物理、化学、M2的选修科组合一定会比物理、化学、经济的组合更为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