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云汉警示中国学界:不做附庸、将中国对象化
2月5日,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台湾大学政治学教授朱云汉先生因病去世,享年67岁。这两天,看到不少人发文追思和哀悼。笔者并不认识朱云汉,只是跟大多数人一样读过他的一些作品和文章,但听闻他去世的消息,还是惊愕万分,因为67岁在今天并不算高龄,且对于一位以学术为志业的学者来说,这个年龄恰恰是将毕生研究提炼升华形成体系的阶段。但我们每个人,不管处于什么社会阶层,身处何方,都最终无法与死神较量,逃脱病痛和死亡。
两岸三地学界纷纷追悼朱云汉,自然与其生前学术贡献与思想成果有关,与其为中华崛起、为祖国统一所做的贡献有关,除此之外也与其作为一位知识分子对于真问题和独立思想的追求有关。后一点,对于身处台湾的学者来说,尤为不易。这一方面是由目前的两岸和中美关系决定的,另一方面也与台湾内部的氛围直接相关,因为作为“地球上最危险的地方”,在今天的台湾任何事情都容易政治化,进而不自觉地自动进入到“政治正确”的一个个旋涡中。身处这一旋涡中的学者,多数选择顺应这样的政治正确,因为这样做最容易。之前采访过多次的另一位台湾学者,就曾多次私下表达过自己在台湾学界的痛苦,以及如何因观点和立场不同而遭受排挤。
朱云汉却毫不掩饰自己对于民主化、对于美国霸权衰落和中国崛起的认识,并竭力呼吁中国人文社科学工作者摒弃“附庸”惯性,闯出自己的路。比如他在一篇题为《突破与超越:21世纪的中国政治学》文章中指出,“中国学者要有清晰自觉的实践目标,通过实践来检验知识与理论的正确性。要有知识全面的素养。纵横古今,放眼世界,不要故步自封,不要重蹈覆辙,先从深刻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和继承的历史经验入手,全面开展与不同文明体系的社会交流对话,不忘初心。要重新建立以人文涵养为根底的学术传统,要有扎实的方法论基础,批判性思考的训练;要有自主的人才培育机制,不做学术附庸。”
朱云汉此言,既包含着对于学术附庸普遍存在现实的哀叹,也有着对于中国学者闯出自己路的寄望。因为中国的实践,的确给中国学界提供了绝佳的历史机会。比如在《高思在云》一书的一篇文章中,朱云汉写道,“我经常提醒欧美政治学者,中国面临的治理挑战其特殊与复杂程度,已经超越目前西方主流政治学理论与知识的范畴。我们要这样想象,中国的政治体制必须应对人口相当于2.6倍大的欧洲这样一个巨型国度之有效治理挑战。在人口只有5亿的欧洲,欧盟与欧元的制度试验到目前为止还未能证明具有可持续性,一个希腊债务危机就足以动摇欧元的基础;西方政治学者不要自我膨胀,以为当前主流政治学真有能力指导中国如何建构长治久安的政治体制。平心而论,历史上人类社会累积的各种公共治理经验,面对中国当前所处的历史情境都会显得有所不足,中国人只能自己摸索自己的政道与治道。”
2018年他在接受《亚洲周刊》专访时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我常和西方的政治学者讲,无论拥有多少政治学的理论,总结出多少西方政治制度的实践经验,我们始终要保持谦虚。不要假装我们现有的知识理论可以去指导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应该如何治理,这是一种自我膨胀的心理。过去西方在很多指标上优于中国,但就西方民主的成功实施而言,我们要认识到,即使整个西方世界加起来,人口依然少于中国。况且西方的民主实施不一定是成功的,就连值得学习的北欧和美国,国家体制还是存在问题。例如美国的平均国民所得至少是中国大陆的六倍,但它的绝对贫困人口却数量惊人,人均寿命也快要被中国赶上,在2020年之前中国的目标是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在对中国政治体制做出任何评论之前,应该深刻意识到自我的知识有限,我们并没有真理。”
将现实拉到历史的现场,拉到20世纪,不做学术附庸,我们很容易联想到鲁迅。最近看了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中文系教授王晓明所著的新版鲁迅传,在三联版序中,王晓明写道,“他(鲁迅)没有看错,那个时代的中国社会,摇摇欲坠,百废待兴,却还能够激励和承受他这样的批判和揭发,并没有孱弱到一声刺耳的呼哨就稀里哗啦不可收拾的地步。在这个意义上,鲁迅式的思想的透彻,未尝不可视为社会还是有救的一个证据,哪一天出不了他这样的人了,社会就真的走到尽头了。”
再从历史走回现实,走回我们身处的21世纪,人们仍在怀念鲁迅,仍在希冀“鲁迅式”的人出现,因为现实并不令人满意。现任中宣部长李书磊在早年的文章中写道,“鲁迅之外的作家在心智、情感、人格、思想与文才上的平庸令人沮丧。我们受了那么多苦,经历了那么大的悲欢,但我们对自己的经历却没有真正深刻的理解与反观。我们还是被历史所裹挟的盲目者,还没有能将历史、将自身对象化,文学是如此,学术、思想界也是如此。我认为我们还根本没有从19世纪外来文化对我们的致命一击中苏醒过来,还没有建立起正常的文化意志、文化理性和文化能力。”
不做学术附庸,将自身对象化,以中国实践为依托重新构建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联系,这是朱云汉生前的寄望,也是中国学界肩负的重要使命。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社会实践给中国学界提供了难得的机会,问题在于,今天的中国学界真的能抓住这样的历史机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