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全球市占率超越Tesla 中国车企技术其实更胜国外品牌?
为了减少有害物排放、污染环境,多个国家都提倡以新能源车代替传统的燃油汽车。2010年,中国推出新能源汽车补贴方案,为国内出新能源汽车提供发展契机。
今年,中国汽车品牌研发生产的电动车陆续出口至欧洲市场。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头十个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超500万辆。作为Tesla唯一挑战者,比亚迪今年上半年出售逾64万辆电动车,Tesla 则是56万辆。到底中国汽车品牌的电动车有何优势,技术能够与国外汽车品牌媲美吗?本文将介绍今年技术突破或销量出色的中国汽车品牌。
此为“电车出海”系列之四
比亚迪:掌握核心技术,实现自研自产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BYD),前身为比亚迪实业公司,起初以生产电池为主,2003年收购西安秦川汽车,更名比亚迪汽车,正式进入汽车行业。2004年,比亚迪展出其第一辆电动车,并在国内参展。
作为中国电动车品牌的巨擘,比亚迪是目前全球唯一掌握电池、电机、电控及车规级半导体等电动车全产业链核心技术的企业。因此,在汽车芯片、生产原材料的供应链紧张之际,比亚迪仍能“自研自产”。
目前,比亚迪的五大核心技术,包括刀片电池、IGBT芯片、DM-i混动技术、e平台3.0,以及今年5月最新发布的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Cell to Body)。其中,CTB技术是将电池上盖与车身地板合二为一,是比亚迪为车身轻量化及提高车身安全性的一项重要技术。
CTB刀片电池包的结构犹如蜂窝,刀片电池与电芯紧密排列,通过上盖板和底板造成“类蜂窝铝”结构,通过将地板(电池上盖)、刀片电池、托盘三者与车身结合,将原来电池包的“三文治”结构,进化成“整车三文治”结构。
值得注意的是,刀片电池不仅是能量体,更是结构件。当车辆发生碰撞时,车身具备充足的吸能空间及能量传递路径,令车身变型的机会大幅减少,从而更好地保护司机及乘客的人身安全。
11月初,比亚迪公布今年10月的生产及销售数据。数据显示,今年头十个月新能源汽车(包括乘用车、纯电车、插电式混合动力)销量140.29万辆,年增158.52%。其中,10月新能源汽车销量21.78 万辆,年增168.9%,上年同期8.10万。
另外,今年前六个月,比亚迪销量较2021年上半年增加486771辆,增加幅度达315%。相反,Tesla今年上半年的汽车销量比去年增加178693辆,增长46%。
市场研究机构 Counterpoint Research 发表的最新报告显示,比亚迪在今年第三季度以 19.7% 夺得全球电动车市场冠军,其次是12.6% 的 Tesla,其余依次为五菱、Volkswagen及广汽集团。
今年10月,比亚迪在法国巴黎的车展推出3款电动车,包括SUV ATTO3、唐(TANG)和汉(HAN),正式进入欧洲市场,并计划今年底开始在德国销售,明年再扩大至其他欧洲国家。
此外,比亚迪日本分公司透露,明年年初起将在日本销售第一批纯电动车。消息指,2023年1月31日起,比亚迪将在日本推出SUV ATTO3,续航里程达485公里,并在明年底前再推出两款车型。
另据彭博社报道,比亚迪因美国实施《通胀削减法》,暂时不在美国销售电动汽车。12月6日,比亚迪执行副总裁李柯表示,《通胀削减法》有碍美国电动汽车的普及,希望美国能够修改一些措辞,至少允许中国供应商参与某些过程。
蔚来:推出换电服务,挑战欧洲市场
蔚来(NIO)成立于2014年11月,是一间全球化智能电动汽车公司,主打中高端市场,与另外两间国内汽车品牌理想、小鹏一同被称为“蔚小理”,但无论是其自主研发的系统,抑或电池问题,蔚来仍然略胜一筹。
蔚来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2015至2016年,以高性能超级跑车制造商的身份打入电动车市场;2017年至2020年,发布3款高端电动SUV;2021年,发布主打自动驾驶系统的ET7,以及被指是直接对标Tesla Model 3的ET5。
今年6月,蔚来宣布推出内地首个自主研发的智能底盘域控制器ICC(Intelligent Chassis Controller)。据介绍,ICC集合冗余驻车、空悬、减震器等控制功能,可全面设计和调教底盘舒适性、操控性,集成自研先进算法,实现悬架全行程内的高精度调节。
以蔚来ET7为例,智能底盘域控制器ICC可以统一调整控制空气弹簧高度、减震器阻尼、电子驻车等。控制器能透过传感器检测车辆状态,根据算法或控制策略,自行调节弹簧刚度和减震器的阻尼状态。相比传统的减震器,ICC反应更快,阻尼力带范围更大。
同时,ICC会透过收集及识别用户的驾驶数据,提供符合用户心理预期的驾乘体验。
顾名思义,电动车是采用电力推动,电池是组成电动车的主要部件之一。不过,电池续航力一直是用户的关注重点,而电池寿命一直是个未解之迷。
早于2017年,蔚来就推出了电池交换站服务“Power Swap”,号称可以在3分钟内帮用户更换电池。随后更推出全新车电分离销售模式BaaS(Battery as a Service),车主买车即时减7万元(人民币,下同),之后再以980元月租电池;车主可以随时充电、换电甚至是升级电池。
2021年,蔚来正式进入挪威市场,计划到2025年在超过25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包括美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同时,蔚来计划到2025年将在欧洲等地建立1000个电池更换站。
11月初,蔚来公布今年10月的交付数据。数据显示,蔚来10月交付10059辆汽车,同比增长174.3%。其中包括5979辆高端智能电动SUV、2814辆ES7以及4080辆高端智能电动车。截至10月31日,蔚来汽车累计交付量达259563辆。
上汽集团:首间全面实施“纯电、插电、燃料电池”技术路线车企
相比上述两个新生代汽车品牌,拥有百年历史的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汽集团)俨然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龙头企业。
上汽集团是中国四大汽车制造商之一,成立于1958年。所属主要整车企业包括乘用车公司(荣威、名爵)、上汽大通、上汽大众、上汽通用汽车、上汽通用五菱、南京欧霸、上汽欧霸红岩、上海申沃等。
虽然国内新能源汽车品牌百花齐放,但早于2001年,上汽集团已全面实施“纯电、插电、燃料电池”技术,是国内首间实施前述3条技术路线的企业。此后,上汽集团相继研发燃料电池私家车、混能车等,并于2012年11月推出首款纯电车。2017至2019年,上汽多次在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份额排名前十;2019年,上汽新能源车销量超过18万辆。
今年6月,上汽集团的“魔方电池”亮相。魔方电池是一款标准电池包,采用LBS躺式电芯和CTP技术(Cell To Pack无模组技术),电池包厚度低至110mm。值得一提的是,躺式布局主要聚焦在超高集成度、超长寿命和“零热失控”安全防护。
躺式电芯最大特点是超高集成度,即电池包空间利用率大幅提高。立式电池一般会被电芯壳的顶盖厚度、顶盖底部到隔膜的距离、底托片厚度等占据。相反,躺式电芯的电池包高度方向可充分利用,电池中活性材料的占比大幅提升,更可节省隔热材料。
此外,上汽重新设计电芯和电池包,令“魔方电池”做到100万公里的续驶里程。上汽采用独特的电芯电解液引流设计,电池包采用弹性自适应束缚,使电芯锂离子移动不受阻,大幅减少活性锂的损失,从而提高电芯寿命。
同时,躺式电芯只需使用更厚的隔热材料,背后加上立式冷却结构,就可打造出相对隔离的空间,既能有效隔热,又能提升电池包的空间利用率,实现“零热失控”。
2021年,上汽自主品牌销售285.7万辆,在总销量中占比达到52.3%;新能源汽车热销73.3万辆,同比增长128.9%,位居国内第一、全球第二。在欧洲、纽西兰、澳大利亚等市场中,上汽自主品牌MG(名爵)及Maxus 新能源车销量超过5万辆。
上汽集团公布的10月产销快报显示,今年10月公司整车销量50.3308万辆,同比下降13.54%,相反新能源车销量10.1768万辆,同比增长32.19%;今年头十个月整车销量427.3532万辆,同比略增1.72%;其中新能源车销量80.0269万辆,同比增长43.96%。
早于2019年,上汽已在欧洲市场布局新能源汽车业务,在荷兰建立欧洲分公司及营销团队,并在当地上市首款新能源车型名爵EZS。今年2月,上汽表示今年将重点布局欧洲市场,计划全年销量目标超过12万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