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防长交锋台海问题 斗而不破之下的最大悬念
中美防长魏凤和与奥斯汀(Lloyd Austin)11月22日在柬埔寨出席第9届东盟防长扩大会议时举行会谈,这是两人继6月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对话”后的今(2022)年第二度会谈。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佩洛西(Nancy Pelosi,台译作裴洛西或波洛西)8月访台后,中方宣布取消安排中美两军战区领导通话、中美国防部工作会晤、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会议等军事沟通管道反制后,中美军方高层再次恢复沟通和接触。
由中美双方释出的通稿来看,魏凤和与奥斯汀的会谈,可说是11月14日习拜会在军事领域的延长线。双方再次确认了两国领导人划下的红线与底线,一些看法认为大背景仍处于中美关系趋缓之下的烘衬。而台湾问题成为两人交锋的最大议题,英媒路透社(Reuters)指90分钟的会谈期间,双方“长时间”谈论台湾问题。
中美两国防长根据各自国家利益的立场,分别抛出了关于“台海和平稳定”的表述。魏凤和重申了习近平对拜登(Joe Biden)的表态,即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就会后国防部发言人谭克非的转述,看得出来中方极为在意美方是否能够落实两国元首的重要共识,“基本前提是美方必须说到做到,信守承诺”。
而奥斯汀基本也再度申明了拜登向习近平表示过的台海立场,一方面对解放军飞机在印太地区的行动提出关切,另一方面强调台海和平稳定的重要性,以及美方反对单方面改变现状,并呼吁北京不要对台湾采取进一步破坏稳定的行动。
事实上,在中美进入战略竞争深水区之后,“台海和平稳定”一直是双方在口头表述上的“交集”。但经由习拜两人首度会晤,以及中美防长的面对面对话,都能看出双方背后的出发点与在意点都不同,形成了表面上看似交锋,实则各自表述乃至于各说各话的实际情况。
中国方面,习近平日前对“台海和平稳定”有了其清楚的界定:“‘台独’同台海和平稳定水火不容”。魏凤和所言“台湾是中国的台湾,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任何外部势力都无权插手干涉”,同样是在美方面前再度加粗了“反台独”之于台海和平稳定的重要性。
美国方面,则固守过往强调的“三段论”:既要台海和平稳定,又要反对单方面改变现状,也要北京勿破坏稳定。矛盾的三段论述之间,其实突显了华府剑指中国的用意,即要求北京不要在台湾问题上轻举妄动,更像是一种不轻言认输的虚张声势。
至于台湾方面,话语权和能动性几乎萎缩到看不到。蔡英文政府每每仅能透过新闻稿感谢美国“维护台海和平稳定”,而蔡英文在今年双十讲话过后,也将“和平稳定”作为其对陆基调之一,称“兵戎相见绝对不是两岸的选项”。但她有意营造出来对陆“递橄榄枝”的形象,又与民进党鼓动“抗中保台”的实质做法相悖,令外界看破手脚,其所谓“和平稳定”之说,实际上仍是亦步亦趋紧跟于美国“台湾牌”的战略需求。
因此,中美在台湾问题上维持“斗而不破”的局面,事实上将表面张力愈绷愈紧,或者说水面下的依旧是暗潮汹涌。包括近期英媒《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杂志的“2023年趋势特辑”,反映了台湾距离战争不远,仍是西方主流媒体关注的焦点;又如台媒《商业周刊》在桃园机场直击大批台积电工程师携家带眷,准备搭机赴美,“台积电”或将成为“美积电”;还如11月中旬有消息传出,中美军机出动逾400架次,连续三天在台湾东部太平洋海域较劲。更别说美国共和党众院领袖麦卡锡(Kevin McCarthy)或将访台,以及《台湾政策法》(Taiwan Policy Act of 2022)在美国国会磨刀霍霍。种种迹象都在在说明,台海紧张的局势终究“树欲静而风不止”。
中美两强在台湾问题上谁是拿着钓竿的钓鱼人,谁又是池里被设为目标的鱼,这个问题放在各自的政治语境中,或许可能得到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但其中唯一可以指出的事实是,台海问题的冲击面只会愈来愈大。在国际上,俄乌冲突的发展态势,势必牵动着中美对于台海冲突的研判和准备;在中国内部,统一台湾早已是中共最高层屡次官宣的必然任务;在美国内部,两党权力格局的变化,以及反华民粹势力的擡头,成为了摆在拜登政府眼前的一大不确定性;当然,在台湾内部,九合一大选后带来的变化,以及即将迈入2024年总统大选热季,更是令两岸局势平添诸多变数。
此前中美关系快速滑坡,台湾问题乃主因之一。如今中美沿着“台海和平稳定”寻找“安全网”或“护栏”,从习拜会晤到两军首长会谈,如此形式有总比没有好,首重避免美方对华的战略误判。然而台海危机潜藏之处,莫过于其中存在的高度复杂性,倘若美台政客在选举利益的诱惑下为所欲为,又或者偶然的事件致令张力破裂、擦枪走火,冲突一触即发的后果必将极为严重。台海问题作为中美和缓背后的最大悬念,没有人能够低估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