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零与共存口水战背后:这才是中国何时开放最要紧之处

撰文: 邓峰
出版:更新:

最近,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公布了优化疫情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在社会层面起到了比较积极的影响。二十条措施强化了科学精准防疫,减少了隔离时间和封控人员,促进了人员往来和国际交流,回应了民众反映较多的非新冠病人就医问题和封控人员生活物资保障问题,加大了对于层层加码和一刀切的整治力度。综合来看,二十条措施是现实国情下一个平衡多方诉求的选择,是一次进步,有助于重建民众对于疫情防控的信心和促进经济的复苏

因为二十条措施的公布,让不少人关心未来中国防疫政策走向。既有声音认为今后防疫措施应该进一步放松甚至走向开放,又有声音担心放松管控后疫情会否大规模爆发,会否出现西方社会那样的死亡数急速上升。近年来,这两种声音一直都有,争论不休,甚至有时进行人身攻击、上纲上线,丧失公共讨论所应有的修养。

从网络舆论来看,有不少人支持进一步放开,声量比较大,他们关心一些地方防疫过程中造成的次生问题,他们十分看重个人权益、自由空间。但同样有不少人希望严格防控,他们仍然比较害怕新冠病毒,尤其担心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被病毒无情夺去生命。从不久前富士康郑州厂区一些员工徒步返乡事件可以看出,那些恐惧新冠病毒并且容易惊慌的人为数不少。如果能超越同温层和个人意识形态的影响,去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看看,主张严控的人更是较为常见,哪怕后者同样知道疫情对于正常生活和经济的冲击。就像网上一些主张严控的人无端指责那些主张进一步放开的人那样,一些主张放开的人同样对那些倾向严控的人缺乏包容。

在现代社会,任何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不能不考虑民意,哪怕再正确再科学的政策,都不能罔顾民众的接受度强推,都必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尤其是对于存在争议、专业人士都见仁见智的重大问题,更要考虑成熟,留有余地。防疫政策便是如此,不光民众层面的认知高度分化,而且在专家、精英人士内部同样有不同意见。

当然,从大的趋势和方向来看,只要条件适合,中国终究要回归常态,要重新开放。因为这是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所形成的国家发展大势和根本出路。但考虑到病毒变异风险、民众疫苗接种率尤其是重点人群接种率(包括疫苗有效性)、医疗资源储备(包括但不限于特效药、医院床位、分级治疗)和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中国走向开放的过程必然是审慎的、渐进的,必然是深思熟虑的。

2022年4月24日,上海市浦东新区北蔡镇联勤村村民陆续从隔离点回家。在村口,工作人员逐一为返回的村民登记并发放居家监测须知。(新华社)

最近,香港大学医学院教授、病毒专家金冬雁认为,香港实施0+3(即无需强制隔离只需3天医学观察)入境管理措施,并没有加剧香港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的重症与死亡,也没有增加对医疗机构的压力。

他还表示:“香港在2022年因新冠疫情失去了一万条生命,是不可承受之重。对此惨痛教训,我们一定要深刻记取。但2022年11月的情况,与2022年2月已经完全不同。最大的不同,一方面病毒毒株BA.5有进一步减弱的趋势,另一方面最重要的是香港已具备较强的由接种疫苗及自然感染所获得的混合型群体免疫。香港新冠死亡近七成没有接种疫苗,从上面的病例死亡率数据可以看到,提高疫苗接种率后死亡率只有五分之一。如果在高危人士通过抗原测试确诊后马上处方口服抗病毒药,死亡率可进一步下降76%。因此,香港一万人的死亡大部分都是可以通过疫苗和药物所完全避免的,不能避免的只有大约500人。有些人脱离一切时空背景进行简单类比,认为香港死一万,全中国就要死多少百万。这种说法我认为完全脱离实际,没有科学根据。”他的这个观点获得中国内地一些主张防疫政策应该进一步放开的人的认同和引用。

不可否认,金冬雁的观点是有一定道理,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香港和内地的情况不同,不宜脱离时空背景进行简单类比。但不能不让人进一步追问的是,金冬雁说“香港一万人的死亡大部分都是可以通过疫苗和药物所完全避免的,不能避免的只有大约500人”,那为何现实中香港还是失去了一万条生命?

金冬雁还说,“香港新冠死亡近七成没有接种疫苗,从上面的病例死亡率数据可以看到,提高疫苗接种率后死亡率只有五分之一”,“如果在高危人士通过抗原测试确诊后马上处方口服抗病毒药,死亡率可进一步下降76%”,那为何现实中那些死亡的人没接种疫苗?为何许多高危人士在抗原测试确诊后没能马上口服抗病毒药?

科学研究可以假设,现实却不能假设,因为那都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一旦现实中的执行与科学上的如果不匹配,势必造成严重后果。金冬雁认为“最大的不同,一方面病毒毒株BA.5有进一步减弱的趋势,另一方面最重要的是香港已具备较强的由接种疫苗及自然感染所获得的混合型群体免疫”,但内地绝大多数人并未有自然感染所获得的混合型群体免疫,这也是不能不正视的中西免疫背景不同之处。

2022年5月20日,北京新发地市场的核酸检测点。 (新华社)

既然城市治理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全球领先的香港,都不能在现实中做到金冬雁说的如果,即提高接种率和及时口服抗病毒药,那么城市治理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内地广大城乡地区,又怎样才能比香港做得更好?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是,内地有许多老人未能充分接种疫苗,人均医疗资源总量有限和分布不均,许多人仍然比较恐惧新冠病毒。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防止民众的恐慌和医疗挤兑?

早在今年初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医生便说过,“对于未来抗疫,我们应该有很清晰的思路,而不是整天在争论是清零还是共存”。他主张准备好更为完备、智慧、可持续的应对策略,包括:老年人普遍的第三针接种,以及更好的疫苗与疫苗接种策略,可以广泛供给的口服药物,可以负担得起的广泛提供的居家检测试剂,得到有效训练和预演的分级诊疗策略,未来居家隔离的流程,下一次更大规模输入与本土疫情叠加时所需的完整防控体系和充足医疗资源的准备等。所以说,问题的关键不是是否会开放,而是是否为开放做好准备,忽视疫苗接种(重点是老年人疫苗接种)、基础疾病患者的健康保障、药物研发和储备、分级诊疗、病床数量、居家隔离流程等方面的现实情况,去谈开放是没意义的。

10月30日,郑州富士康港区内的返乡员工。(红星新闻)

二十条措施中有四条很重要:加快提高疫苗加强免疫接种覆盖率,特别是老年人群加强免疫接种覆盖率;加快新冠肺炎治疗相关药物储备,满足患者用药需求,尤其是重症高风险和老年患者治疗需求;制定分级分类诊疗方案、不同临床严重程度感染者入院标准、各类医疗机构发生疫情和医务人员感染处置方案,做好医务人员全员培训,做好住院床位和重症床位准备,增加救治资源;摸清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患者、孕产妇、血液透析患者等群体底数,制定健康安全保障方案。这四条才是要害和关键,将直接影响内地能否进一步优化防疫措施,甚至何时开放。

三年前,中国在新冠病毒毒性最严重时,通过严格的防控措施和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保护了绝大多数民众的生命健康,稳住了经济大盘。后来随着病毒特性和全球防疫形势的变化,严格防疫的成本越来越高,疫情反弹次数越来越多,民众的认知同样越来越分化。在这样的情势下,二十条措施是一个相对不错的平衡选择,兼顾了不同群体的看法,是一种重叠共识。

从长远来看,中国终究要回归常态,这一天越早来越好。但考虑疫情和现实国情,关键在于疫苗接种(重点是老年人疫苗接种)、基础疾病患者的健康保障、药物研发和储备、分级诊疗、病床数量、居家隔离流程等方面的准备情况。这既考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又越来越成为中国在什么时候开放,能否以最小代价回归正常生产生活的最要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