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对台政策四大主轴 台大学者:“双北平模式”迫台谈判

撰文: 张钧凯
出版:更新:

习近平在中共二十大进行政治报告过后,随着台海紧迫性升温,两岸关系何去何从的话题在台湾格外受到关心。曾任国民党大陆事务部主任的台大学者左正东,盘点了习近平时代对台政策四大主轴,进而提出北京透过“双北平模式”解决台湾问题的假设,同时对台与对美施压,令台湾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走上谈判桌,接受中国大陆希望的条件。

马英九基金会“奔腾讲堂”10月19日举行“中共二十大与台湾:两岸关系的现在与未来”座谈会,邀请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左正东、国民党籍立法委员李德维,以及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荣誉教授赵春山等三人主讲。台湾前总统马英九全程与会,并发言作结。

在左正东看来,二十大未来对台政策应是“延续性”高于“变动性”。他指出,中共对台政策有长期一贯立场,首先是“坚持一个中国和九二共识”,从江泽民时代以来皆然;第二是“反对台湾独立”;第三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这是从邓小平时代即树立的方针;第四则是长期积极推动“两岸民间交流”,视之为对台促统最重要的基础,习近平时代称为“促融”、“融合发展”。

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左正东认为,二十大过后北京对台政策的重中之重,在于怎么阻绝美国对台湾支持。(张钧凯摄)

2016年分水岭 习对台政策四大主轴

左正东从优先目标、现状定义、国际空间、政策工具等四个面向,回顾了从胡锦涛到习近平对台政策的主轴。他认为,习近平上台初期延续了胡锦涛的路线,直到2016年蔡英文上台后成为分水岭,大陆对台政策出现了很大的改变。左正东进一步盘点习近平时代对台政策,有以下四大主轴。

1. 推进祖国统一:

首先是“加强统一意识”。2021年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提到“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有别于过去主张中华民族一旦伟大复兴之后,统一就会水道渠成;现在习近平强调中华民族要伟大复兴,必须要统一,也就是习反复强调的必然也必定统一,包括二十大报告所说:“祖国完全统一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

其次是“推动统一谈判”。2019年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习近平强调要探索“两制”台湾方案,号召台湾各界就推进政治谈判开展对话沟通,就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制度性安排开展民主协商。

再者是“规划统一方案”。8月10日公布的《台湾问题与新时代统一事业》白皮书,谈了很多统一以后台湾的地位,重要之处在于“在确保国家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的前提下实行高度自治”这句话,过去中共主张统一之后实行一国两制,不会派人和军队到台湾,但现在有了前提,也没再提到不派军队,被认为承诺台湾高度自治会做很大程度的限缩。

2019年1月,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资料图片)

2. 严定现状框架:

两岸过去以来都认为维持现状是双方最重要的目标,但对于现状有不同的定义。左正东引用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的说法“粉碎‘台独’分裂图谋”,说明中共在过去这段时间讲了很多次关于打击“台独”的努力。

但什么是中共界定的“台独”?十九大报告提了“六个任何”:“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左正东认为,这是从过去“法理台独”扩大到“变相台独”和“渐进台独”。

同时限缩“一中”定义,第三份台湾问题白皮书提到“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与《反分裂国家法》“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不同。左正东解读,后者指两边是平等的地位,但前者把台湾放到了附属的地位。

还要看去(2021)年11月16日习近平与拜登(Joe Biden)视讯通话说到,“台湾问题的真正现状和一个中国的核心内容是: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左正东分析,过去胡时代涉及两岸的一中定义时,是不会谈“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但习近平2020年访问缅甸,以及他和部分国家互动时谈到一中时,加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回归到老的“三段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2021年11月16日上午,习近平在北京与美国总统拜登举行视频会晤。(新华社)

3. 阻绝外力干涉:

左正东展示今年7月9日王毅与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在G20外长会议进行工作午餐的照片,并罗列了2016年以来台湾在世界卫生大会(WHA)、国际民航组织(ICAO)参与中断,台湾失去八个友邦,2018年大陆要求各国航空公司更名等等。

其中看到北京越来越严守“非官方”和“非一中一台”的一中防线,例如2021年民进党政府在立陶宛设立“台湾代表处”,大陆在当年8月召回驻立陶宛大使,以及佩洛西(Nancy Pelosi,台译作裴洛西或波洛西)访台举行围台军演。两相对照,左正东认为,当各国要突破跟台湾的关系时,大陆对于美国的回应是最强烈的,因为美国的行动会对其他国家产生示范效果。

4. 诉诸军事力量:

美国国务次卿克拉奇(Keith Krach)2020年9月访台时,解放军战机开始进入台湾防空识别区。中国大陆在2020年9月和2022年5月,两次宣示不存在海峡中线,解放军战机从今年8月之后更频繁穿越海峡中线,围台军演时导弹穿越台湾上空,也开始了常态化军演。

8月4日下午,解放军东部战区火箭军部队,对台岛东部外海预定海域,实施多区域、多型号常导火力突击。(东部战区微信公众号)

十九大到二十大 涉台内容四大差异

左正东进一步比较了二十大报告与十九大报告,主要有四个部分的差异。

1. 从两岸领导人会晤到反分裂反干涉斗争:两次报告都有回顾过去的成就,十九大报告提到两岸和平发展、两岸领导人历史性会晤。但在二十大报告提到的却是反分裂、反干涉斗争,坚定维护国家主权,说明两岸关系过去五年的景况与2017年之前的五年截然不同。

2. 从坚持和平统一方针到争取和平统一前景:十九大报告提坚持和平统一方针,二十大讲的是争取和平统一前景,说明和平统一已非必然,意味了“武统”的可能性。

3. 从坚决反对台独到保留一切选项:十九大报告谈了针对台独的“六个任何”,二十大所提“保留一切选项”,则针对外部势力干涉和台独分裂活动。其中特别突出外部势力干涉,表示北京看到台美关系越来越紧密,未来五年工作重中之重在于如何阻绝美国对台湾的支持。

4. 从期待两岸对话协商到与台湾各界共谋两岸关系:外界都注意到习近平在二十大口头报告时没有提到“九二共识”,尽管后来的书面全文并未省略,但表示北京已经放弃跟民进党政府沟通对话的任何期望。

习近平二十大政治报告口头未提“九二共识”,台湾学者左正东认为,表示北京已经放弃跟民进党政府沟通对话的任何期望。(资料图片)

“双北平模式” 双重施压迫台谈判

关于二十大之后台海关系的未来,左正东提出三个台湾和两岸应该思考的问题。

第一个是中共对台政策还能保持长线思维吗?左正东提到,最近美国《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期刊有一些文章在讨论这个问题,基本上有两个观点,一个是“武统迫近论”;另一个是黎安友(Andrew Nathan)等中国专家提出的“不战反独论”,他们认为从中国大陆在南海等其他地方的行动来看,并没有要立即采取军事行动的迹象,也表示中国不希望用战争的手段解决台湾问题,“反独”才是重点。

左正东从而提出“双北平模式”的假设,他解释道,军事手段是北京的工具,重点是要使得台湾走上谈判桌,接受大陆希望的方案。一方面在两岸战场上对台湾施压,另一方面在外交战场上对美国施压,最后让台湾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接受大陆的条件。

8月16日下午,习近平在辽宁省锦州市考察辽沈战役纪念馆。(新华社)

第二个是台湾是否会陷入乌克兰困境?左正东认为,美国不断地支持台湾,大陆则不断地把美国对台湾支持视为对其安全威胁,陷入了国际关系理论所说的“安全困境”,解决之道在于中美必须要采取信心创建措施,包括透明化和相互约束机制。左正东提出个人看法,主张台湾应该要扮演“促进者”,而非“阻碍者”和“破坏者”的角色,因为只有中美关系好,两岸关系才会好。

第三个是如何重建中美台“大三角平衡”?左正东对此提出两条方法,第一条是修改旧的方程式,比如“不对称作战”创建军事韧性;或者是重新建立战略模糊,有学者认为美国原来的战略模糊已不再有效,因为对台对华都无法产生吓阻,所以要同时加强吓阻台湾走向独立、吓阻北京采取武力,既有威胁还要有保证。第二条则是建立新的方程式,左正东强调,唯有透过两岸谈判,这是台湾不能回避的课题,要和平解决最终还是要透过谈判,才能找到长久的稳定方案。

在演讲的最后,左正东以习近平今年8月考察辽沈战役纪念馆时的照片作为结论,很多人解读这代表着大陆要从被动转向主动。左正东说,两岸应该要重新回头看国共内战,从人民和历史的角度重新省思国共内战。他建议,要以开放包容的架构找到两岸可以共存共荣的方程式,让中华民族下一代不再如内战一代饱受战火的蹂躏与骨肉分离的痛苦,才是以人民为本、向历史负责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