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上京.四|下一站大湾区 东方之珠几时再发光 路在北方?

撰文: 梁子杰
出版:更新:

李家超5月8日当选香港第六任行政长官人选,5月28日起程访京,昨日(30日)接受中央任命他为第六任行政长官,国家主席习近平赞扬他爱国爱港立场坚定,敢于担当,积极作为,在不同岗位上都履职尽责,为维护国家安全和香港繁荣稳定作出了贡献。中央充分肯定,也充分信任。
习近平强调,今年适逢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25年来,尽管经历了许多风雨挑战,但“一国两制”取得成功,方针从没动摇,更不会改变,香港已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正处在由治及兴的关键时期。他相信,新政府施政一定会展现新气象,香港发展一定会谱写新篇章。
同时,两地不少民众期望他能治理好香港,更关心他当选后能否提早通关,发展好粤港澳大湾区。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讲席教授、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理事长郑永年近日接受官媒《中国日报》和《侠客岛》访问,评论李家超当选对香港的影响,也谈及香港问题、大湾区发展等议题。本文结合郑永年、两地专家、学者等对香港和大湾区问题的看法,对人们思考香港未来发展提供一种可能的路径。
此为系列文章第四篇。

李家超上任后,香港如何大湾区发展亦成为重要的一项目标。李家超曾提到,大湾区是香港发展的强大机遇,在不同领域例如创新科技的发展,对融入大湾区非常重要,更要将创科研究转化成为产业和商品,再提升成为产业化和完整的产业链。

广州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以汽车、电子、石化三大支柱产业为引擎,以汽车、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核电装备、数控设备、石油化工和精品钢铁等六大优势先进制造业基地为基础。(投资推广署)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讲席教授、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理事长郑永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港交所是世界上的主要交易所,也是连接中国与世界资本的主要窗口;深交所是内地新兴企业的集中上市地;广州是华南地区金融监管机构的所在地,新落户的广州期货交易所是中国首家混合所有制的交易所。广深港在金融发展的侧重点不同且互补,而东莞、佛山也是世界级制造城市,实体经济对金融的需求极大。因此,大湾区应充分发挥彼此的优势,建世界级金融平台。

郑永年认为,大湾区一方面将香港的金融服务业的规则延伸到内地城市,支持广深金融市场的发展,另一方面可加强内地金融市场与香港的互联互通,为香港金融市场应对外部冲击提供内在稳定器,为香港金融服务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文化产业是深圳的四大支柱产业。深圳重点发展生物、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创意、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生命健康、海洋、航空航天、机器人、可穿戴设备、智慧装备等“未来产业”。(Getty Images)

发展大湾金融区 建设世界级金融平台

香港金融管理局副总裁刘应彬2021年12月6日在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论坛主题发表演讲,他表示,大湾区是香港参与内循环的最佳切入点。多年来,香港一直是国家的国际金融中心,是内地企业可靠的境外融资平台,在协助国家推动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同时,发挥了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的安全屏障作用。

刘应彬认为,大湾区的发展重点在于推动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更加自由流动。过去几年,两地监管部门共同努力,陆续推出多项金融便利化措施,解决了不少居民在大湾区跨境生活、工作,以及企业开展跨境业务的问题。香港在大湾区发展中是重要的金融平台,会继续提升资本市场的竞争力,担任好连接内地和全球的桥梁角色,支持大湾区的实体经济活动。

香港是大湾区最国际化的城市,具备便利营商的环境、优良的法治传统、自由的经济制度、完善的资讯科技基础建设及金融体系,并拥有高端人才及熟悉国际市场的专业服务业。 (投资推广署)

发展大湾区高等教育 打造世界级大学区

粤港澳大湾区是内地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也是支持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关键因素。

在大湾区高等教育方面,郑永年指香港目前有6所世界排名位列前500的大学,其中4所大学跻身全球百大,但缺乏科研成果转化的空间。他认为,广州深圳的7所“双一流”大学有科研成果转化的土壤。粤港澳大湾区也可以整合资源,打造世界级的科教平台。

郑永年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共7所“双一流”大学,均在广州深圳,然而单论大学的教育及科研水平,湾区内地城市短时间内仍无法超越香港。但是广深制造业发达,培育了科研成果转化的土壤,比如华南理工大学在汽车领域实现了很好的产学研一体化,香港科技大学也有许多科研成果在广州转化落地。因此粤港澳大湾区应该整合资源,打造世界级的科教平台。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将有助于加强知识转移,有利于香港借助内地强大的供应链互联网,弥补香港高端创科产业的不足。(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他指,现在广州深圳已经在大力引进香港的教育资源开展合作办学,比如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以及预计于今年9月开学的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合作办学只是一个开始,但更应在此基础上探索更系统更开放的合作方式。一是充分赋予办学自主权,鼓励直接套用香港本部学校的管理模式及教育方式,为内地学校教育改革提供试点样本,并逐步探索推广。二是充分利用香港教育资源的国际性,面向亚洲甚至国际招揽人才。

他提到,香港科技大学的前校长陈繁昌、朱经武在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台湾综合大学系统担任领导职务,通过科大的跨国关系网络建立更深层次的合作,如推动大学教研和教育资历互联互通,从而将科大(广州)作为联系平台,面向亚洲甚至国际招揽英才,从而将大湾区打造成为国际人才库。充分利用大湾区的科研成果转化土壤,积极对接香港的科研成果,畅通科研设备、科研经费的跨境高校流通。

港中大蓝饶富暨蓝凯丽经济学讲座教授刘遵义教授(左)和港中大校长段崇智教授(右)就“港中大在大湾区发展的回顾与前瞻”演讲讨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段崇智教授9日也在微博发文表示,“期望与新任行政长官及新一届特区政府衷诚合作,推动本港的高等教育发展,发挥香港高等院校的独特优势及角色,成为推动创新科技发展的重要引擎,建立本港成为全球创新科技及人才枢纽。北部都会区计划将是港深创新科技的发展核心,深化两地合作带来的新机遇,连系香港和内地,融入国家的发展,与国际接轨。”

中国科学院院士、宁波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在为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撰写的《强国先强教提纲》指,办好大学的六条定理:(1)大学要有自己的特色(2)大学要有一流的教授(3)大学要有优秀的学生(4)大学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5)大学要有宽容、不浮躁的学术环境(6)大学要有来自非政府的、充足的资助。这些也是发展大湾区高等教育时,大学办学应该考量的发展要素。

2017年7月1日上午,《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在香港签署,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签署仪式。(新华社)

香港与新加坡的“双城记” 大湾区是香港的王牌

香港与新加坡曾经同为“亚洲四小龙”。不过香港有内地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经济腹地,新加坡只能依赖马来西亚及印尼等东盟国家为经济腹地,让香港是一个世界公认的,比新加坡更有经济竞争力的国际大都市。

而国际大都市中,伦敦、巴黎、东京也没有香港的机遇,只有纽约有美国这个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支持。香港在“一国两制”的安排下,积极融入国家新发展大局,把握好国家十四五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倡议等重大发展战略的机遇,一定能成为亚洲最好的城市,让东方之珠再发光。

在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发布《2021年世界竞争力年报》,香港排名全球第七位,去年则排名第五位,反映年报继续肯定香港在多方面的优势,对香港长远经济发展和竞争力充满信心。

广东经济在多方面领先全国,2019年广东是全国最大的消费、出口市场,GDP为各省市之冠,占全国总量10.9%;出口额为各省市之冠,占全国总额25%;消费品零售额最大,占全国总额约10.5%。

按照2021年广东省GDP数据和2021全年人民币平均汇率计算,广东省GDP约合1.93万亿美元。与世界银行发布的各国2020年GDP数据相比,广东省超越意大利、加拿大两个G8国家,排名世界第8位,经济水平直逼法国,相当于5个阿根廷。

通关是李家超的头等大事。大湾区人员流动和交流是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人员流动和交流,大湾区难以发展,难以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为港澳居民在内地学习、就业、创业、生活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加强多元文化交流融合。东方之珠再发光,路在北方,香港发展的下一站正是大湾区。

港府应掌握和实践辩证 发挥“一国两制”灵活性

“一国两制”是指在中国这个主权国家范围内实行两种制度,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又充分考虑到香港的历史和现实,体现了高度的灵活性。

5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新当选并获中央政府任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李家超。(新华社)

完善选举制度后,落实了爱国者治港的原则,香港政府更不能安于一隅,而要因势利导让香港继续繁荣稳定,治港者必须是有能力的爱国爱港者。在香港治理也应该与时并进,不能只是被香港历史、文化和规范限制,也不能只沉溺于现有制度和政策的成果,而是应该胆大不妄为地解决中央政府和香港市民关心的深层次矛盾问题。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了解中央政府如何看治理问题是“同为香港开新篇”的关键。国家主席习近平曾经强调,要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要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

习近平说:“如果守著对过去中国实际的认识不动,守株待兔,刻舟求剑,我们就难以前进。要准确把握国际国内环境变化,辩证分析、准确把握经济不同发展阶段的新变化、新特点,按照实际决定工作方针,这是我们必须牢牢记住的工作方法。”

林郑月娥(中)及其政府于2017年7月1日在香港举行的就职典礼上向国家主席习近平宣誓就职。 (Getty Images)

习近平强调,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源泉和动力,也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正确的认识推动正确的实践,错误的认识导致错误的实践。”这些指导符合香港治理的语境、脉络和方针,也为香港治理点明了方向。

香港回归25周年,港府应该正确分析25年来政府治理的问题。港府治理既要符合“一国”亦尊重“两制”,不得以“两制”之实损“一国”之本,不得以“一国”为凭损“两制”之实,也不能依赖中央政府“出手”解决香港高度自治范畴内的问题。港府应以正确的认识,推动正确的实践,并“以实践为目标”,才符合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央政府的治理方针和治理思想,才能确保香港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香港候任行政长官李家超(右)和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出席2022年5月9日在政府总部举行新闻发布会。(Getty Images)

香港行政长官薪酬在世界各地政府官员中排名第2,平均月薪42万港元;香港主要官员薪酬甚至比美国总统、英国首相、中国国家主席、俄罗斯总统、德国总理、日本首相、澳大利亚总理等国家领导人还要高。高官厚禄岂能失治不贤,岂能令东方之珠蒙尘?

文章提到的专家学者:

郑永年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讲席教授、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理事长,长年致力于中国内部转型及其外部关系研究,其学术研究在理论界和社会传播领域受到关注。郑永年因在2020年出席习近平主持召开的“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为十四五规划献言献策,而被外界视为习近平的“国师”和“智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