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政坛大洗牌 “楼市过热”是主因吗?

撰文: 多维新闻
出版:更新:

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深圳近日发生一场引起广泛关注的政坛人事变动:“一府一委两院”同时“换帅”。“一府一委两院”是指该市市政府、监察委员会、法院和检察院。
上周五(4月30日),深圳发布深圳市第七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结果,王伟中、覃伟中、郑轲、艾学峰、刘连生、冯玲(女)、黄敏、余新国、程步一、聂新平、王强、张勇、杨芝春当选为市委常委。王伟中出任市委书记。覃伟中、郑轲担任副书记。与此同时,深圳市委常委新班子在镜头前集中亮相,并举行了记者见面会。

大幅变动令人瞩目

总计这次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一次性确定的18人职务变动里,有八人离任、十人就职。其中,最受关注者是就任深圳代理市长的覃伟中。在此之前,覃伟中担任广东省副省长之职,任期始于2019年3月。在今年4月获任代理市长当天,他还以深圳市委副书记和市政府党组书记的身份出席了第19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深圳论坛暨大会开幕式。这意味着覃伟中有很大机会“转正”为深圳市长。

深圳是中国政坛“后起之秀”的“试金石”,表现突出者往往会进一步重用。(资料图片)

覃伟中生于1971年,是一位“70后”官员,也是目前副省级城市中最年轻的一把手,他在清华大学四年间同时修习化学工程系高分子化工和自动化系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两门专业。他在大型央企中石化工作多年,2019年“由商入仕”,暂任广东省副省长,以待重用,直至此次就任副省级城市深圳的“一把手”。深圳是中国政坛“后起之秀”的“试金石”,表现突出者往往会进一步重用。

更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人事变动一次涉及18人,而且其中多人是当地实权管理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难免引起各方猜测。

未必与“深房理”风波直接相关

在此次人事变动之前,深圳当地一个炒作房价的组织“深房理”被调查。尽管“深房理”等炒作机构和人员钻了当地监管漏洞,违背了中共决策层所定的“房住不炒”原则,是深圳房价持续高涨的原因之一,但深圳这次发生在其“两会”之前的人事变动,应该是基于更长期的统筹安排。

今年4月初,一个名为“深房理装修队003”的微博用户截图公开102份有关深房理信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创始人李雪峰(网名“深房理”)组织违规炒房活动的资料。随后,深圳市住建局等七部门启动对举报事项的调查。

“深房理”被指是“深圳”、“房子”、“道理”的合称,在深圳炒房圈颇有名气。(资料图片)

“深房理”被指是“深圳”、“房子”、“道理”的合称,在深圳炒房圈颇有名气。曾有媒体称其鼓吹“深圳房价永远涨”,兜售“以贷养贷”的技巧,引导外地客通过落户、代持、假结婚等方式获得购房名额,并采取拼借首付、办理“经营贷”、消费类贷款等到深圳炒房。

深圳市近年房价居高不下,是内地房价最“坚挺”的城市之一。今年1月份,深圳市二手房价涨幅为1.7%,同比涨幅为15.3%,居内地70个大中城市首位。深圳市2020年“房价收入比”也被指稳居中国第一。所谓“房价收入比”,是指住房价格与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的比值,是用来衡量买房难易程度的重要指标。

在政府高层多次宣称“房住不炒”,而内地大多数城市房价稳中有降的情景下,深圳房价的涨势尤其显得突兀。深圳的高房价也被认为不太符合中国政府2019年给予深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定位。可即便如此,也很难论定今次人事调整与此直接相关。

上文节录自第263期《香港01》周报(2021年5月03日)《最年轻副省级城市一把手覃伟中惹关注 深圳政坛大洗牌》。如欲阅读全文请按此试阅周报电子刊,浏览更多深度报道。

263期《香港01》周报精选内容:

【封面报道】绿色债券成新趋势 香港可成绿色金融中心

美团涉反垄断遭调查 整治平台经济才刚开始

美元霸权开始衰微 全球形成“去美元化”趋势

政治震荡不止于莫迪 印度疫情牵动印太地缘战略

改变世界的新世代独角兽

欧盟祭出最严法案 监管AI时代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