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三学生捐赠骨髓 受捐者写信致谢:拯救了摇摇欲坠的家庭

撰文: 林芷莹
出版:更新:

白血病(Leukaemia)又称血癌,泛指与血液及骨髓相关的癌病。患者除要接受化疗、服用类固醇和类嘌呤药物治疗外,更有部分要接受骨髓移植。
近日,深圳大学大三学生马佳智,成功为一位患有白血病、育有孩儿的父亲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中华骨髓库第11115位与患者骨髓匹配成功的捐献者。

马佳智在深圳第二人民医院捐赠骨髓。(人民网)

据报道,马佳智在一次献血活动中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知识,于是签署同意书,血型等信息随之被录入中华骨髓库。直至去年12月9日,他接到志愿者的来电称,其骨髓与一位患有白血病的年轻父亲匹配成功。

马佳智忆述,医生曾表示对于白血病患者而言,骨髓移植是他们唯一有可能根治的希望,而匹配成功的平均概率为十万分之一,因此他决定一定要捐,并于上月底开始清淡饮食、认真锻炼,为骨髓移植做准备。

他透露,捐献前每天都要打一针动员剂以促进造血干细胞生长,除了腰背和颈部有些许酸痛,没有其他不良反应,但志愿者、同学都非常关心照顾自己,室友更是全程陪伴,“简直是VIP待遇”。

马佳智在深圳第二人民医院捐赠骨髓。(人民网)

本月14日,马佳智在深圳第二人民医院捐出230毫升造血干细胞,为一名白血病患者延续了生命,“一想到这个世界上马上会有另外一个人和我流一样的血,和我一样快乐地生活在世上,就非常的神奇”。日前,马佳智收到受捐者亲笔书写的感谢信,“是你拯救了一个摇摇欲坠的家庭,让年迈的双亲有了盼头,让无助的妻儿有了依靠”。

中华骨髓库受中国红十字会总会领导,统一管理和规范开展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的宣传、组织、动员,HLA(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型,为重症血液病患者检索配型相合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并提供移植相关服务等。截至2020年底,中华骨髓库库容超过295万人份,累计为临床提供造血干细胞10684宗,其中向国(境)外捐献365宗,2020年度捐献造血干细胞1359宗。

(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