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高估美国打关税战的能力 不要低估中国奉陪到底的决心

撰文: 泉野
出版:更新:

特朗普在自定义的“解放日”签署的“对等关税”行政令正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阵狂风巨浪,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对此都做出了一定反应,而中国则是目前唯一一个采取行动进行加码反制的国家。全球关税战会否演变为中美之战?世界经济会否由此进入大衰退?中国能借此拉拢同样承受重压的美国传统盟友吗?这是很多人的疑惑,也是关税战走向的重要观察面向。

特朗普挥出关税核弹之后,次日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明确表示,“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并将坚决采取反制措施维护自身权益。”4月4日,中方有关部门接连表态并公布反制措施,包括对原产于美国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34%关税,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起诉美方对华产品加征“对等关税”措施,发布对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措施的公告,决定将16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禁止对其出口两用物项,将11家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实施制裁,对原产于美国、印度的进口相关医用CT球管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暂停美国2家禽肉企业产品输华,暂停美国C3家企业禽肉骨粉输华资质。

图为中国商务召开发布会。(中国商务部)

面对中国的对等反制,特朗普随即发出威胁,表示如果中国不在4月8日撤销34%加征关税,他将向中国叠加50%关税,并强调所有中国要求的谈判都将终止,其他国家向美国提出的谈判要求,则将立即开始。中国商务部则回应,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国必将奉陪到底。

美国对从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将在9日凌晨12:01起升至104%,这意味着中国也将再度升级反制措施,没有退路。有消息称,中国已准备至少六招反制美国,包括:大幅加征美国大豆、高粱等农产品关税;禁止美国禽肉输华;暂停中美芬太尼合作;服贸领域反制措施,包括限制美国公司参与采购、限制开展法律咨询等业务合作;减少或禁止进口美国电影;调查美企在华知识产权获益情况。

事实上中国会如何应对此轮关税战在《人民日报》7日刊发的《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一文中已经有明确答案。该文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其一,虽然关税战会对中国经济造成冲击,但“天塌不下来”,因为近年来中国积极建构多元化市场,对美市场依赖已在下降,对美出口占全部出口的份额已从2018年的19.2%降至2024年的14.7%,对美出口下降不会对整体经济造成颠覆性影响;其二,特朗普第一任期打贸易战,并没有把中国打趴下,反倒“越压越强”;其三,中国已与美国打了8年贸易战,积累了丰富的斗争经验,对美方实施的新一轮经贸遏压已有预判,对其可能造成的冲击有充分估计,应对预案的提前量和富余量也打得较足;其四,任尔东西南北风,中国还是要集中力量做好自己的事,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同时发力,以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应对外部环境调整。

人民日报4月7日刊发评论员文章《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资料图片)

中美第一轮贸易战让中国“越压越强”近在眼前,拉长时间线来看,不管是“两弹一星”的研制还是大飞机项目再次被提起,外部的刺激因素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也是那个时代的中国人即便物质条件匮乏,却不能不断制造奇迹的动力源所在。放在今天的关税战,同样适用。数据显示,2018年中美贸易战爆发时,中国有35项关键技术被“卡脖子”,目前已经攻克21项,剩下的也在逐步攻克中。此外,中国过去几年在科技领域和军事领域也是亮点频频,《中国制造2025》更是完成大部分既定目标。这是上一轮贸易战“越压越强”的实证,也是应对已经开打的关税战的底气。

所以不要低估中国奉陪到底的决心,因为在中方看来,奉陪到底固然有成本,但算总体账和长远账,收益完全值得放手一搏。同时,也不要高估美国打关税战的能力,因为美国此轮关税战带有全球性,这种“与全世界为敌”的做法不可避免会对美国自身造成反噬,当进口品涨价传导为通胀压力,拖累美国经济与贸易竞争力并损害消费者利益,美国民众会以自己的方式做出反制。

刚刚过去的周末,反特朗普抗议集会席卷美国和欧洲,抗议者的不满情绪涉及特朗普的社会经济政策及其贸易措施,特别是他宣布对全球多数国家征收进口关税后,抗议蔓延至伦敦、巴黎和柏林等欧洲城市。根据路透社/益普索民调,特朗普的支持率已降至43%,创下自其二次就职以来的最低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