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关税战来势汹汹 中国何不化危为机
连日来,特朗普的关税战搅动全球市场,让许多人忧虑世界经济面临衰退风险。中国率先对特朗普的关税战作出反制,但已遭到特朗普“加征50%额外关税”的威胁。在中国内需不振、对美出口占中国总出口比重14%-15%的背景下,不少人担心特朗普的关税战会否进一步冲击近年来本就面临发展困境的中国经济。然而从中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角度来说,特朗普的关税战其实可以反过来倒逼中国适度调整经济增长模式:通过扩大内需、补齐民生短板来缓解对美出口下降的压力。
毫无疑问,特朗普计算关税的方法非常粗暴,他发起的关税战虽是为了缓解美国债务压力和促使美国制造业回流,但很有可能会以闹剧收场,给美国乃至全球经济造成破坏效应。可以预见的是,中国出口企业尤其是对美出口企业将因为特朗普的关税战面临订单下降的压力,而这反过来会影响中国经济的整体增长。在此之际,中国除了要展现反制智慧和努力团结美国之外的经济体之外,一个根本办法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过去一些年,投资、消费、出口被外界普遍视为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三驾马车。如今,经过多年的大规模投资,中国已经愈发难以依靠基建和房地产来推动经济增长,只能转向投资创新科技产业。可这需要一个过程。出口一直在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未来当然应该继续保持,但特朗普的关税战说明出口同样存在困境。相对而言,直接影响全体国民幸福感的消费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如果中国国内消费能有合理增长,既能缓解出口下降压力,又能提升国民幸福感。
3月23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上表示,中国当下面临的是一个增长方式转型问题,要由以往的投资和出口为主驱动的经济转向创新和消费为主驱动的经济,消费结构性偏差的短板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是解决好了就会转为重要的机遇,就能提供或许并不亚于房地产曾经提供的增长动能,从而为中国经济持续稳定的中速增长提供支撑。
刘世锦指出,中国消费占GDP的水平与国际水平相比,尤其是与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平均水平相比,存在近20个百分点的差距。为何会这样?其中一个原因是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总体偏低,且内部差距很大,比如目前1.7亿老年人领取的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只有123元人民币,今年“两会”仅增加20元人民币。
刘世锦认为,解决消费比重过低问题,把终端需求提到合理水平,就有了经济运行的源头活水,经济全局才能活跃起来,诸多由于终端需求不足引起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他建议,如果拿出刺激政策资金5000亿元人民币,那么每个月农村居民领的养老金就可以由200多块人民币增加到400块人民币,大体上翻一番。他说,农村居民作为生活水平最低的群体,其消费倾向较高,约为0.8,加上宏观经济分析中的消费乘数效应约为1.5,如果这个群体的养老金支出能够增加1万亿元人民币,就可以拉动GDP增长约1.2万亿元人民币,对稳增长起到重要作用。
中国仍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人民币”,仍有大量的城乡底层老人缺乏生活保障、退而不休、十分可怜,他们的生存困境与他们一辈子的辛劳付出、社会主义公平价值、世界第二的经济总量、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家进步严重不符。
富人无论多么有消费力,但他们的数量终究很少,他们的衣食住行不能撑起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只有壮大中产阶级,为大量渴望改善生活的中下阶层提供合理范围的福利保障,才能扩大内需,激发活力与创造力,带来经济的正向循环。
在特朗普发起关税战之际,面对内需不振的困境,将城乡底层的养老金提高到合适范围,比如从目前的100多人民币到300多人民币之间逐步提升至500元人民币到1000元人民币之间,是中国的理性选择。这不仅是促进社会公平的应有之义,又是趁势化危为机、释放广大底层消费潜力、提升底层民众幸福感的关键举措。毕竟,越是面对外部危机,越是应该通过补齐短板和推行具有感召力的德政来团结广大民众,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激发社会活力,才能在危机之下屹立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