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摊经济】摆地摊没有错 重点更应放在“管理”
在5月28日的两会总理记者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到全中国仍有6亿人月收入不到1,000人民币,还说今年中国的经济重点就是就业;6月1日,李克强在山东烟台考察时,公开称赞地摊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霎时引起各地的“摆摊热”。
但6月4日起,官媒北京日报、人民日报与央视接连发出批评地摊经济的声音。撇除政治因素,地摊经济的对错究竟何在?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包含中国在内,全球各地的经济都受到程度不一的打击。北京也罕见地未对今年的经济发展给出指标,而是以“六保”、“六稳”取而代之。另一方面,今年适逢中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却意外遭遇新冠疫情,各地的脱贫任务受到影响;甚至,诚如李克强所言,有些地方还因此“返贫”,这些都是中南海必须严肃面对的课题。
不过,虽然内地有6亿人月收入不到千元人民币,但脱贫标准是年收入不到4千人民币,因此,6亿人中的绝大部分年收入仍是在贫穷线之上,不是官方定义之贫穷人口。但从李克强的言论中可以得知,即使这些人年收入超过4千人民币,从现实层面来看,他们的生活也绝不轻松,甚至过得十分清苦,这是数字上的“脱贫”看不出的。
而自2005年内地展开“文明城市”测评后,各地方的城管人员驱赶流动摊贩、清理占道经营,因此引发的执法过当案件屡见不鲜。但为了在疫情当下能够活络并刺激基层经济,李克强一席地摊经济“是人间的烟火,是中国的生机”谈话,扭转了过去几年各界对地摊经济的负面批判。一时间各地兴起“摆摊热”。
然而,事隔仅仅数日,北京日报发表文章列举了北京作为首都不宜鼓励地摊经济的理由;央视称地摊经济不能一哄而起;人民日报也称地摊经济升温但“不能发烧”。
地摊经济难道就真的那么不堪入目?对经济发展没有帮助?其实不然。事实上,地摊、小贩生意本就是重要历史文化之一,例如刘备未成名前就曾编织草鞋摆摊贩卖;姜太公据说也曾在市集里卖酒贩肉。不过秦汉时期的抑商政策,地摊经济当时不甚风行。但到了魏晋南北朝、甚至唐代后期,摊商经济就日趋蓬勃,宋朝时更是百花齐放,就连官方也鼓励,还有一些摊贩变成大商人。到了清代,政府甚至默许摊贩进入衙门兜售。从历史的发展过程,虽然“士、农、工、商”的商人是地位最低下者,但仍可见地摊或摊商经济在历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面。
此外,具有中华文化传承背景的台湾,也存在许多摊商或地摊经济的遗绪。各地知名夜市与老街,往往变成旅游名胜景点,吸引海内外的游客前往一探究竟。甫被罢免的高雄市长韩国瑜,2018年时的选举口号就是庶民经济、并进一步带动夜市经济的成长。重视基层及底层民众的经济需求,获得当时许多台湾民众的认同。
其实,台湾内部对于摊贩的管制,各地方县市都有《摊贩管理自治条例》,对于何处可以摆摊、谁可以摆摊、营业时间等都存在相应规范。当然,法律是死的,有时候仍存在一些人情空间,因此也常看到所谓的未获许可的流动摊贩或摊商在街角、巷口摆摊,平时无事,但一遭检举,就必须承担罚款甚至收摊的后果。
至于中国大陆,为了整治市容、塑造“文明”形象,因此过去一段时间对地摊商几乎赶尽杀绝,北京甚至还有清除“低端人口”的争议,此次地摊经济不意外地又引起众多讨论。必须了解的是,这些小本生意本就存于历史发展之中,且各地方的发展与特色也不同,官方更应借此因地制宜、妥慎规划适合各地发展的地摊或摊商文化。摊商经济一旦处理好,反而能够成为吸引游客、甚至带动基层经济的涡轮。但假如各地只会盲目跟风或吹捧,就有可能失去原本的初衷,未见效果即遭腰斩,这对于致力追求发展底层或大众经济而言,绝对值得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