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三中 | 20年来最大篇幅拔高科技创新 瞄准新一轮科技革命

撰文: 赵观祺
出版:更新:

相比于过去20年的三中全会,刚闭幕不久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所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专门章节论述“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围绕教育、科技、人才三个部分来探讨中国式现代化。这显示出随着中国产业转型和美国的科技围堵,科技创新已经被放在突出位置。

自启动改革开放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三中全会在多数时候都会作出重大改革决定。习近平说过:“改革开放以来历次三中全会都研究讨论深化改革问题,都是在释放一个重要信号,就是我们党将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正因这样,三中全会往往被视作影响中国五年乃至更长时间发展走向的会议,三中全会的决定具有风向意义。

具体来看科技创新,尤其值得外界注意。众所周知,科技、教育和人才领域的变革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声。1977年第三次复出的邓小平,起初便是以科技、教育为抓手,开始对文革期间的极左乱象拨乱反正,恢复高考,大声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以发展科技来带动生产力进步,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条件。再之后,邓小平进一步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主张发展高科技产业。

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自此之后,中国开始把人才选拔和培养放在重要位置。(VCG)

1992年的十四大报告提出:“必须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市场经济构筑“四梁八柱”,其中以专门章节论述“改革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1995年中国政府正式提出科教兴国战略。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同样以专门章节来强调“深化科技教育文化体制改革”。

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功和翻天覆地的变化,与科技、教育、人才领域的全面发展密不可分。中国人的天赋和能力得以在较大程度被发掘,从而有力支撑国家的进步。

然而,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尽管改革开放中国在科技、教育、人才领域有巨大进步,但与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期待,与民族复兴的事业相比,依然存在较大落差。习近平在二十届三中全会的情况说明中表示:“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产业体系整体大而不强、全而不精,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状况没有根本改变。”这其实指向的是当前中国的一个重大痛点。近些年来美国对华发起的科技围堵在相当程度上引起了中国社会的警惕和反思。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图为2023年7月6日,在中国上海举行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会场,可看到特大的AI标志。(Reuters)

所以,自2003年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之后,时隔21年,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以专门章节来强调科技创新,并表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次会议决定还在教育、科技、人才领域提出了改革举措,比如,“推进高水平教育开放,鼓励国外高水平理工类大学来华合作办学”,“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允许科研类事业单位实行比一般事业单位更灵活的管理制度”,“坚持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探索建立高技术人才移民制度”。这些改革举措说明中国政府将在科技创新领域进行放权,提升科学家和人才的话语权。

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科技发展水平往往决定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英国和西欧的崛起与第一次工业革命前后的科技革命密不可分,美国的崛起和超级大国地位又和第二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有直接关联。今天的世界正在孕育新一轮科技革命,人工智能的兴起将会深刻未来人类社会的走向。当今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谁能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谁便能夺得发展的制高点,谋求更大福祉。

在此之际,中国本就面临发展模式的转型问题,亟需通过产业升级来应对内外挑战,故在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以20年来最大篇幅来拔高科技创新,在教育、科技、人才领域开展改革,尽力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便是顺理成章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