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靠治不靠管——第五个现代化精髓

撰文: 中国观察室
出版:更新: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多维新闻》曾发表多篇评论文章来解读该全会的一个重要提法,那就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彼时《多维新闻》将其总结为这是继“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后的“第五个现代化”。从十八届三中全会到即将召开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第五个现代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习近平对于治理的强调以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追求也有目共睹。

可以说,要想理解中国自十八大以来的变化和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总思路,第五个现代化是绕不开的关键字。在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香港01》重新刊发《多维新闻》十年前有关“第五个现代化”的旧文,以期给各方理解中国和习近平提供一把钥匙。

此为系列文章第五篇。

正如开篇所提到的那样,21世纪的世界强国是因“治理”而来。习近平提出“第五个现代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现代化视野下的概念,它强调“国家治理”而非“国家统治”,强调“社会治理”而非“社会管理”,这不是简单的词语变化,而是思想观念的变化,根据联合国全球治理委员会的解释,治理是指各种公共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法的总和,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利益得以调和,并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相对统治、管理的单向维度,政府不再垄断管理主体地位,而是在统治和管理的基础上更强调协调与平等参与,把政府视为社会进步的协调者。

因此,治理的概念是开放、多元,由社会、公众、政府多维参与构成。正如习近平强调的:“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

国家的重大使命是“强起来”,而强起来的重要指标就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共同富裕。(视觉中国)

从管理向治理的转型,是推进和提升治理能力的起点,这不仅是认识上的提升,更是国家治理技术层面的完善。长期以来,中国以农耕社会为背景的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治理制度与结构经先秦两汉、唐宋元明清,期间虽有变革,但主体结构变易并不大。宗法文化、吏治文化、血缘文化、专制文化至今影响仍盛。传统国家治理与现代国家治理的最大区别在于,传统的国家治理建立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现代国家治理则建立在“人—自然—社会”三元基础之上。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在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治理制度与结构上革故鼎新,按照现代化的内在要求,用现代先进科学的方式来治理社会、优化社会、发展社会。

其次,“治理”的重点在于“治”,而“治”字本身又有两种意思,即解决问题本身和通过制度建设来彻底解决问题,这是人治思维到法治思维的转变过程。以大禹治水为例,治水既要解决本次水患的问题,又要透过疏导和堤坝建设来永远杜绝水患。如今不少官员在面对社会问题时不懂得通过制度建设的方式来彻底解决问题,总是容易陷入“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无能之中,其背后是对于“治理”的认识不足。

对中共来说,不管是现代化的目标,还是共同富裕的愿景,都必须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实事求是,避免重蹈历史错误和覆辙。(新华社)

最后要强调的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现代化视野下的顶层设计,对于中国转型有方向性的指导意义。新中国自1949年建政迄今,前三十年一直抱著革命党的心态,直到改革开放后,革命党的定位才逐渐向执政党转型。对于这样一个政党来说,理应抛弃简单粗暴的革命思维,甩下身上的层层包袱,真正把自己建设成为一个符合时代需要的现代化执政党。

综上,“第五个现代化”是一种全新的政治理念,是中国国家治理上的革命性变革,这表明中共对社会政治发展规律有了新的认识。对中国的政治发展,乃至整个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来说,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然而,如何能把握这个机遇,让中国政治实现真正的现代化转型,还需要中共认清这个概念的实质,克服执政短处,将这一政策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