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娃哈哈打农夫山泉 内地网络舆论场情绪何以一点就燃?
内地著名娃哈哈集团创始人宗庆后2月25日过世后,随之而来的舆论风波,并未随着宗老的盖棺而平息,反而愈演愈烈。然而掀起风波的不是宗庆后,而是内地众多隐身于屏幕背后的网民们。众人将矛头指向了农夫山泉,痛斥其“媚日”,并将娃哈哈捧上了“爱国”神坛,许多产品卖到缺货。
“良心企业”对上“媚日企业”
打开内地版的抖音,随手一刷都能看到力捧娃哈哈的短视频。有人说其包装用的是遮光材料,得以防止饮料变质;有人说其四角瓶身与纸箱包装,利于运输收纳;有人说其八宝粥附的是三折汤匙,让食用者更好挖料;有人则力挺其AD钙奶,“不仅喝的是童年回忆,更喝的是情怀”;还有人说,其附的吸管,长度短了一截,不会让小朋友受伤,甚至用火烧“全程无烟无黑无异味”。总而言之,在一部分内地网民心目中,娃哈哈就等于民族企业、爱国企业、良心企业。
相对于此,农夫山泉的形象和销量则遭受重创。在众多批判农夫山泉的短视频中,有人用伊索寓言的“农夫与蛇”故事,暗指其创办人钟睒睒曾对宗庆后“忘恩负义”;有人说农夫山泉旗下的茶叶饮料“茶π”,“茶”字设计的原型乃日本靖国神社,而“π”则是靖国神社前的鸟居;有人说把农夫山泉瓶装水放在一张白纸上,由上往下看,鲜红色的盖子与白底融为一体,就像一面日本国旗;还有人说,钟睒睒在甘肃地震时,只捐赠了2.4万瓶水,却给日本地震捐了5,000万元。
也有人把宗庆后与钟睒睒的子女拿出来对比,指宗女是“爱国资本家”,而钟子却拥有美国国籍。无论如何,农夫山泉一夕成为了网络标靶,被贴上一张“媚日”、“亲美”的标签。
市场竞争竟变调为“敌我矛盾”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如今内地网上娃哈哈与农夫山泉的舆论对立,确实就是“何处惹尘埃”。内地网络舆论场的情绪,经常在有心人士的带风向下,一点就燃,燃了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娃哈哈与农夫山泉两家中国驰名瓶装水品牌,本来只是商场上的竞争对手,却在宗老过世后,莫名其妙地变成了“敌我矛盾”。
有分析认为,这场两个品牌的炎上大战,看得到操盘手在背后的斧凿斑斑,为的就是市场竞争,利用宗庆后的悼念热潮,一举将农夫山泉的市场占有率击溃,并收为己有。倘若如此,可以说是内地饮料市场的一场恶性竞争,网络上一众正义心爆棚的网民们,都成为了幕后操盘手所利用的棋子,不符合近年来中央一再强调的“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发挥资本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
娃哈哈对战农夫山泉的现象,还能看到内地群众对于日本情感的敏感神经。农山山泉的“茶π”饮料,市场面向的是国内,而非海外,要说其视觉设计带有日本元素,或许还说得过去,但硬要与靖国神社牵扯在一起,恐怕就过于牵强了。更别说其瓶装水的红盖设计,一向被认为代表中国的红色,却将之解读为日本国旗的象征,难道不是一种“打着红旗反红旗”的说法?
央视发声批评“爱国流量陷阱”
农夫山泉成为“媚日”的“代名词”,一方面体现中国人对于日本在历史认知和情感上的痛楚与仇恨,另一方面多少也能看到“爱国贼”的暗地里出没的痕迹。此事让人联想起今(2024)年1月江苏南京一间商场,以梅花、太阳、折扇等传统元素组成新年气氛装饰,却有博主大张旗鼓痛批“这里是南京又不是东京”,并声称这些装饰象征着日本军国主义的“旭日旗”。风波演变到后来,警方要求商场把相关装饰贴纸撕除。
事实上,如果看过该商场新年装饰全景的人,多半会认为喜气洋洋,不太会有人将之与日本“旭日旗”联系在一起。内地中央官媒央视1月28日罕见发声批评,指“爱国不是生意,根本出路还是要回到法治轨道上,必须对恶意举报者进行相应惩处”,在强调“爱国无罪”的同时,也表态“举报有时也是一把双面刃”,“特别是近年来在虚拟网络空间中,一些居心不良、心术不正的人肆意捏造事实、毁人名誉,给当事人造成无尽的困扰”。
《环球时报》前总编辑胡锡进也对此发表评论做出抨击,指该博主此前就把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往“亲日”、“媚日”的方向硬扯,煽动对立情绪,这绝对不是爱国,而是以极端方式吃流量的邪门歪道,并呼吁广大网民一定要对这类极端指控保持警惕,不掉入他们的流量陷阱。
走偏锋的“爱国流量”伤人伤己
胡锡进所说的“流量陷阱”,或许就是揭开本次娃哈哈与农夫山泉舆论大战神秘面纱的关键词。在“流量为王”的时代,许多博主、up主、直播主为了赚取流量而刻意走偏锋,利用民众素朴的爱国主义,作为其大赚“爱国流量”的工具,点燃民族主义情绪后却“射后不理”。如此做法,对于网络舆论场健康有序的环境,都带来了严重伤害,令网民往往不明就理便掉入了二元式“非此即彼”认识陷阱,从而致使网络舆论场显得极其浮躁,甚至吹来暴戾之气。
回到娃哈哈与农夫山泉的事件本质,宗庆后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第一批白手起家的企业家,当然值得社会敬仰与纪念,但缅怀的方式,不应该包括借由各种道听涂说又博眼球的传闻去痛踩另一家本国企业。娃哈哈与农夫山泉本都是中国大小商场卖架上的商品,民众可依自己的喜好随意选择,实在不需要上纲上线到民族深仇大恨的层次,否则最后伤害到的终究是中国自家的企业与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