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迪生救母、华盛顿砍树皆为假课文 内地小学语文教材伪作百出

撰文: 刘莎莎
出版:更新:

早前,内地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假课文”掀起舆论热议。7岁的爱迪生救妈妈、华盛顿砍树、富兰克林有关雷电的风筝实验……那些小学课本中耳熟能详的名人典故,不少竟是编造的“假课文”,而至少两代人受此荼毒。
形形色色的“假课文”,或有夸张夸大成分、或与基本常识或历史不符,一时间舆论哗然。

近日,一篇名为《校长怒了!还有多少假课文在侮辱孩子的智商?》的文章在内地网络广泛流传。据悉,该校长为杭州外语实验小学校长张敏,在网文中,罗列了现行内地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诸多错误,引发舆论广泛关注。

内地小学语文教材中收纳了一篇“爱迪生救妈妈”的文章,被多位老师指正与史实不符。(网络图片)

爱迪生救妈妈 生发自美国电影剧情

内地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中有一篇《爱迪生救妈妈》指,发明家爱迪生7岁那年,母亲得了盲肠炎,情况危急必须在家进行手术。而家中灯光昏暗,爱迪生遂想出了镜子聚光的办法,并借来镜子以及蜡烛使得房间更加光亮,最终手术成功,妈妈得救。

然而,网文称,无论是课本还是老师的教材参考中,都未注明该文章的作者以及来源,很多老师都认为该文不严谨。1847年出生的爱迪生7岁那年是1854年,而世界上第一例盲肠炎手术是1886年,也就是说,爱迪生小时候根本没有盲肠炎手术。

腾讯较真栏目研究后发现,这个故事其实来自于1940年的一部美国电影《Young Tom Edison》。但是,电影中并未提及爱迪生的妈妈患了盲肠炎,爱迪生也比7岁还要大,而且借镜子蜡烛等都是爱迪生一个人完成,不像中文故事添加了许多“小伙伴”以及“爸爸”。

富兰克林有关雷电的风筝实验,亦被指与事实不符。(网络图片)

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可能九死一生

《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亦可谓家喻户晓,他通过风筝收集电,证明天空中的闪电不过是一种非常普通的自然现象,并由此发明避雷针。

然而,这个神话是否真有其事?内地著名科技问答网站“果壳”称,富兰克林是的确是第一个提出用实验来证明天空中的闪电就是电的的科学家,那是在1750年,但未有证据证明他本人曾做过这个实验。该文续称,第一个将该实验付诸于实践的却是另一名法国科学家,且与雷电未有近距离身体接触。此后,有另一位俄罗斯物理学家在模仿这个实验时,因操作不慎而被雷电击死。

同时,《南方都市报》早前报道称,有人复制过风筝实验,将电压上升到48万伏,然后用假人去触碰金属钥匙。结果是,电火花产生,同时假人的心脏亦记录到可以令他死100次的电击。然而,实际中的闪电电压要高出许多,如若富兰克林的实验真的成功,他亦不会安然无恙。

另外,伽利略比萨斜塔“两个铁球同时著地”著名实验,亦与富兰克林风筝实验如出一辙,并没有实际证据证明他本人曾在斜塔上做过此自由落体实验。

另外一篇《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因为事件时间与历史事实不符,经过了多次修订。(网络图片)

“有一年”洛杉矶地震?

《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亦被老师“指正”。该文称,1989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一位年轻的父亲冲向他7岁儿子的学校。但事实上1989年,美国洛杉矶并没有发生地震。

两年后,该课本修定,将1989年改成了1994年。经过相关教师悉心查证,1994年1月17日,美国洛杉矶确实发生地震,但当地时间却是凌晨4点31分,学校根本不会有学生。

一年后,该教材经再次修订,最终将文章开头改成了,“有一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一如我们读过的童话的开头。

地震中的父与子文章,仔细推敲之下,原文有太多夸张不合理之处。(网络图片)

为衬托主角 配角皆为“冷酷的木偶”

除了事件时间与史实不符外,该内文亦有诸多夸大以及不合理之处。网文称,在大地震灾难发生后,为了衬托这位父亲的英勇,其余的父母都成了“冷酷的木偶”,只会哭喊而不会采取任何行动;对于消防队长、警察以及其余人们的描写,亦有过分夸大其负面形象之嫌。

网文续称,更令人吃惊的是,在地下被埋了38个小时的孩子,思路竟非常清晰、心态十分平静——得救后,儿子阿曼达让13个同学先走,他自己最后一个出来,无须任何救护,也无须任何治疗,“这对了不起的父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华盛顿与樱桃树的故事,本是一个美德故事,却有夸张与事实不符之嫌。(网络图片)

专家辩称语文不是历史 

实际上,不仅是这次的“假课文”事件引起人们的关注,历来有关内地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变动都能引起公众的热烈讨论。舆论关注的背后,是公众对于语文教育的关注,也表达了各界对于优质的语文教材的期盼。

中国青年报报道,对于是次“假课文”的种种质疑,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就此解释称,语文不是历史,小故事属文学作品,即使有一定的想像和虚构,也是可以容许的。也有专家认为“孩子需要判断力”,不少一线教师认为,利用这些课文正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在引导孩子正视、研究、修正错误的过程中,孩子自然就会成长。

然而问题在于,事件是假,里面的人却多是名人,或是少年俊杰或是战争英雄,内地教育机构既不写明伪作又不标注出处,著实有误导之嫌疑。由此更不难联想到,在中小学课文中争议更大的诸如雷锋助人为乐、黄继光堵枪眼、董存瑞炸碉堡等宣扬英雄事迹的“作品”背后究竟有怎样的考量?

形形色色的“假课文”,引发了公众对于语文教育的思索。(中新社/网络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