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后】对1亿“新城市人”计划的解读
“1993年我参加达沃斯论坛的经济政要圆桌讨论,会后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走到我身旁,用一口广东音很重的国语对我说:‘刘鹤,中国最大的挑战是城市化,10亿人口的城市化足以改变世界,但是你们的压力将是史无前例的。’”
这是习近平的经济智囊刘鹤2008年一篇文章中的回忆。8年过后,身为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的他直接指挥将1亿农民变成“新城市人”计划的具体实施。
这次国务院宣布的《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是一项对中国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事件。有测算称,中国城市每接纳一个外来人口,人均财政开支30万元。按此计算,一亿人口涉及30万亿元人民币,这既是公共财政的压力,也是一项巨大的需求。
内地于1958年实行严格的户籍制度,城市和农村被分割成独立的两部分,目的是限制人口流动、减轻财政压力。自上世纪80代开始,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移动,虽然乡下人再次获得人身自由,但是没有城市户口,享受不到城市人的社会福利。
当局只是谨慎地推动城镇化,却没有取消户籍制度,原因之一是政府无力向新进入者提供与城市居民相同的社会福利。废除户籍制,按照人均30万元的财政开支计,至少需要200万亿人民币!之二是土地。中国土地资源浪费惊人,城市人均建设用地140平方米,远高于发达国家人均82平方米的水准。所以国务院1亿人口城市化方案公布,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立即发布《关于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的实施意见》,要求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严格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
1亿人移入城市,数量的确惊人,相当于建20个500万人口的国家。如果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其中有很多限制,如北京、上海等所谓特大城市不在移入之列。由“农村人”变为真正意义“城市人”,除去到城市读大学、退役军人,其他是城市已经打工5年以上、定居下来的“农村人”,这些人中的大部分已经实质上“沉淀”城市,给予他们正常的身份,另一个目的是排除早已隐藏在城市的“定时炸弹”,和目前高昂的楼价没有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