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大屠杀》作家张纯如 活着的记忆.下
已故美籍华裔作家张纯如的著作《The Rape of Nanking:The Forgotten Holocaust of World War II》(《被遗忘的大屠杀─1937南京浩劫》)于1997年9月面世,是全球首本专门讲述南京大屠杀的英语书籍,该书随后翻译成十多种语言,连续40多个星期高踞《纽约时报》最高销量榜,打破非小说类书籍冠军纪录。《香港01》访问张纯如的母亲张盈盈,了解早逝女儿的一生。
小时候的张纯如,每当听到家人谈起南京大屠杀的往事,总觉得有点不可思议;跑到学校图书馆,怎找也找不着相关的英文记录,恍若家人夸大某些情节好拿来骗她哄她。直到张纯如长大参加一场研讨会后,一生都因此改写了。
认清真相加上使命感驱动,逼使她费尽心神写一本大屠杀的著作,她要欧美、以至全世界重新正视一个民族的悲剧;但已逝的往事,却令她深陷于抑郁与无助之中……
插图:曾永曦
“我跟这些受害者比起来算什么呢?他们比我更痛苦,而我只是帮他们写出来,帮他们伸张正义。”
为30万人寻正义
日军早于1930年代初大放厥词,扬言要在三个月内征服全中国,可惜进度不似预期,在1931年起六年间只能在战线挑起零声战役,时至1937年夏,日本才全面在中国掀起战幔。7月7日,日军在卢沟桥附近进行夜间军事演习,有人朝日方射击,随后数名日军到邻近的宛平城,要求入内寻找一名失踪士兵被拒,日军立即包围并炮轰宛平城。张纯如分析,中国与日本军力悬殊,但战事却拖了数个寒暑,粉碎日本轻易取胜的美梦,或令日军滋生对中国人民的仇恨,他们迈进南京时心中燃着“复仇之火”,才做出脱离人类规范、失控的行为。
复仇的火燄在短短六周夺去逾30万条性命。12月13日,日军驾着坦克攻陷南京,失去政府保护的平民遭到大规模杀戮、强奸、纵火和抢劫,日军更发起杀人竞赛取乐,为幸存者带来终身挥之不去的阴影。事实上,那时南京人口约100万,日本攻陷南京前夕居民已陆续离开,直到12月只有50多万人留下,换言之日军或逼迫、或血刃南京逾半人口。
字里行间的血腥成功抛砖引玉,有不少披露日军暴行的书籍电影等相继出现,发掘南京大屠杀以外的日军暴行,“1937年时有很多国外记者也有报道南京大屠杀,因此日军攻陷南京根本不是秘密,1937年是世界新闻,但为什么到1997年,国际间已没人注意?”张盈盈指出,著作成为畅销书,再加上日本右翼的狂追猛打,所衍生的涟漪效应才得以让世人了解日军为中国人带来难以磨灭的悲恸,她乐见不少组织为幸存者寻找正义及抱不平,他们的贫困生活亦因关注而得改善。多伦多亚洲二战历史史实维护会(史维会)主席王裕佳早年亦深受此书启发,积极争取将南京大屠杀写进教科书,现正筹建“亚太和平纪念馆及教育中心”,呼吁众人毋忘历史。
回避历史如二次凌辱
张纯如锋利的笔尖划破历史的沉默,同时也刺痛日本的心脏,她成为了日本眼中钉,抨击扑面而来。有日本右翼学者质疑大屠杀一书的资料真伪,写书是刻意挑拨中日矛盾,又认为平平无奇的小记者,断不可能造出这样的文章,张盈盈不慌不忙地回应:“纯如根本不在乎。她只希望大家不要忘记,而非引起仇恨,这一点她在第一章已交代清楚。”张纯如所希望的,是借此书纪念亡魂,而非点燃仇恨,可惜日本至今仍坚决否认历史,教材的删减、学术界的掩饰、媒体的自我审查……日本试图永无休止逃避史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于前年将南京大屠杀档案纳入“世界记忆名录”(Memory of the World Register),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对此表示遗憾,日方更一度以拒缴会费抗议;今年中国与韩国就“慰安妇档案”申遗亦遭日方反对而落选。张盈盈不忿地批评日本不单回避历史,还要阻挠他人正视历史,“日方只称它为南京事件,是一个争端。我觉得日本人民很可怜,他们根本不了解真正的历史。”在她眼中,日本嚣张的态度是对大屠杀死难者的“二次凌辱”,跟德国就纳粹深切反省有着天渊之别。不愿承认过错的后果,历史已不厌其烦地告诉我们很多遍。
传承守护历史的火炬
可恨的是,张纯如淘尽铅华追寻真相,却于2004年成为历史的一部分。那年,36岁的她患上忧郁症,11月9日在车内用手枪了结自己的生命。有不少舆论认为嗜血的屠杀不单夺去数十万人命,更让还原历史的人付上性命。但她的家人却有另一番见解,张盈盈指女儿轻生是在大屠杀一书出版七年之后才发生,那时她已著书美国华人史,尽管大屠杀的记录带给她痛苦,但痛苦并非永远,张盈盈猜想她自杀是因为发现自己孩子患上自闭症,对她造成打击,张纯如努力为两岁大的儿子寻找治疗方法,同时开始撰写美国被俘军人二战时在菲律宾受日军虐待的历史,最终不堪压力而倒下。
女儿突如其来离世,张盈盈白头人送黑头人的痛苦旁人无法想像,“我总是觉得女儿死得太早了!她很多想做的事还未做。”张盈盈为了延续女儿未了的心愿,2005年与丈夫成立“张纯如纪念基金”,将守护历史的火炬传给下一代。“年轻的一代没有经历战争,活在太平的日子不会清楚战争的可怕。”她语重心长地说下去,有许多教科书还未将二战的亚洲战场写进去,近年林林总总的历史组织涌现正是为了拯救下一代。现在,基金会每年资助美国学生及老师到南京等地参观中国抗战历史遗迹及纪念馆,彻底了解中日战争的战场,让他们更全面认清真实二战史。时至今天,两位老人仍无止境地为传扬历史奔波,到处演讲及出席访问,希望世人像张纯如般铭记历史,别重复犯错。
今年适逢南京大层杀80周年。4月7日张纯如纪念馆在家乡淮安开幕,共同缅怀她为人类所作出的贡献。事实上,作为母亲的张盈盈早将思念化作文字,自2007年起为女儿撰写传记,用十万余字道出了她与女儿的回忆,同时反驳旁人对其离世的揣测,五年后出版《The Woman Who Could Not Forget: Iris Chang Before and Beyond the Rape of Nanking - A Memoir》(《张纯如:无法忘却历史的女子》),封面是张纯如年轻时清秀的脸孔。她希望大家牢牢记住张纯如是如何活着,而不是如何逝去。
上文刊载于第90期《香港01》周报(2017年12月11日)。原文题为《南京大屠杀 活着的记忆》,现题为编辑重拟。
浏览更多相关文章︰南京大屠杀80周年特辑专页
浏览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敬请留意12月11日星期一出版的第90期《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