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妈至爱】日本奶樽“CHUCHU”在台验出双酚A 或损婴儿脑部
撰文: 黄静薇 林可欣
出版:更新:
深受香港妈妈喜爱的日本奶樽“CHU CHU”在台验出双酚A。7月4日,台湾卫生福利部公布边境通关查验的不合格名单,依据“食品器具容器包装卫生标准”来自日本的奶樽“CHU CHU”验出双酚A,浓度达到36ppb(即10亿分之1)。该产品的进口商为新北市的宝贝屋股份有限公司,商品因不合格将退运或销毁120公斤。
据台湾卫生福利部食品药物管理署,双酚A是一种化工原料,含有双酚A的食品容器若因磨损后,经高温加热或强力清洁剂作用下,或将释出双酚A,随着食物进入人体,进而影响生殖或发育,或引发其他身体疾病。
双酚A会对健康造成什么影响?
双酚A (bisphenol A, BPA) 又称之为酚甲烷,为一种化工原料,属于环境常见的毒性化学物质。含有双酚A的塑胶食品器具容器因使用不当导致刮痕、磨损,于后续高温加热、酸碱、酒精、微波处理或强力清洁剂等作用下,即可能导致双酚A释出,而间接随著食物或饮料进入人体。双酚A在人体内会干扰性荷尔蒙,造成其功能混乱;在一些人类流行病学的研究中,发现双酚A与成人的第2型糖尿病及心脏疾病有关。另外,双酚A除了会影响生殖及发育外,也可能还有其他长期的健康效应,像是过度接触双酚A会造成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情形。
台已全面禁止BPA
目前,香港不少售卖婴儿用品的网购平台,仍有出售该产品,并有标明“不含任何环境荷尔蒙,包括双酚A(BPA)”
《香港01》向“CHU CHU”本港总代理“博朗有限公司”查询,获回复指现正向日本总公司了解事件,并立即将手上的批次及库存送往化验所检验,预计最快2日内可得出结果。负责人续指过往日本方面会对“CHU CHU”奶樽进行抽验,香港亦会对新入货的奶樽进行全面化验,确保符合欧洲标准委员会所订立的BS EN 14350-2:2004安全标准。
加拿大及欧盟分别于2010年起3月起开始禁止婴儿奶瓶含有双酚A成分,至于台湾亦于2013年9月起禁用;至于香港则主要参考欧洲标准委员会所订立的标准BS EN 14350-2:2004作准则,订定双酚A的转移量为最高可接受水平为0.03微克/毫升。
海关回复香港01,表示一向密切留意儿童产品的安全问题,不时派员到市面各零售店铺巡查,试购样本进行安全测试,过去一年海关曾抽验 6 款奶瓶,均未有发现违反条例。 针对今次事件,海关指正了解有关报道及作出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