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访问|新加坡财政预算案续“派糖” 揭示狮城哪些经济难题?
2月16日,新加坡政府发表2024年财政预算案,财长黄循财宣布将提供多项援助,包括邻里购物券、水电费回扣、育儿住屋津贴等,以减轻市民生活负担。当局还决定提高补助金额,鼓励雇主为低薪员工加薪,并表明会加大投资AI产业和吸引外资。有分析指星洲将聚焦鼓励高质量投资,继而引入高科技及为当地创造高薪职位。
《香港01》早前曾与几位新加坡政党领袖和学者倾谈,了解狮城近年面临的经济困难与挑战。
是次财政预算案之所以备受关注,不仅因这是黄循财获正式点名成为总理李显龙接班人后发表的首份财政预算案,也是他展示作为新加坡新一代领导人能力的重要时刻。更何况,这个东南亚小国近年一方面面临地缘政治局势紧张、美国联邦储备局利率政策不明确等外部因素带来的变数;另一方面还得应对国内通胀压力、经济不平等的挑战。
今年财政预算案的主题为“齐心协力,共创未来”(Building Our Shared Future Together),当中宣布一系列措施,不仅帮助当地家庭减轻生活费上涨的压力,也为当地员工、年长人士、雇主,解决就业、退休和经商等挑战。其中,新加坡为定心与援助配套(Assurance Package)注入19亿元(约111亿港元),发放新一轮的邻里购物券,140万户家庭今明两年会收到共600新元(约3,480港元)的购物券。政府还会提供水电费回扣、所得税回扣等、退休花红及保健储蓄花红等援助。
此外,新加坡还在退休保障、吸引外资等方面有所著墨。例如,黄循财表示,政府会再向全国生产力基金(National Productivity Fund)注资20亿新元(约116.29亿港元),以支持新推出的可退还投资税收抵免(Refundable Investment Credit,RIC)及其他促进投资的工作。RIC是当地新推出的企业税收补贴计划,用于扩大外资到新加坡的吸引力。
一年增20多万人 星洲贫富差距大
这份预算案无疑是黄循财为新加坡应对国家面前种种挑战的一些努力和尝试,而要客观评价其成效则要先了解当地的经济困难及挑战。
新加坡人民力量党(People’s Power Party)创党领袖兼秘书长吴明盛 (Goh Meng Seng)向记者表示,在李显龙20年前接棒以后,其外来移民政策较前任更为进取,从2004年开始,该国在短短6年内整体人口增长非常迅速,惟当地生育率却非常低,主要是依靠外来移民不断涌入来填充。他说:“单从去年至今,我们的人口经已增加了20多万,相当于5%。这在世上其他地方不会出现,而且不受冲击的。”
吴明盛解释,人口不断涌入使得当地基础设施供不应求,没有一个办法去解决。他坦言:“这是一个问题,尤其是新加坡作为一个小国,假若人口在短时间内大起大落的话,它会冲击本地的购买力,还会对本地的消费如餐饮、外贸等造成很大的冲击。”
第二个隐忧是有太多资金流入。吴明盛表示,因大量资金流入却没有地方来投资和运用的话,反而成了负担,因钱进来是要拿利息。他指出:“在一个小国,资金主要投资房地产,使得楼价飙升的话,对新加坡人的生活会产生一个质量转变,令年轻人结婚生子都有问题,还买不起房屋和汽车。”他补充,新加坡人均GDP世界数一数二,介乎10至15万美元之间,惟当地每个家庭的收入只有约5至7万美元,多少反映了该国的贫富差距是非常大。
新加坡学者、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的前副院长(学术事务)陈思贤(Kenneth Paul Tan)教授则表示,部份新加坡人今天感到贫穷和不平等,即使经过政府数十年的努力,狮城依然是压力很大的地方之一,当地人因为工作时间长而睡眠不足,过去数十年当地生活成本上涨的程度,平均收入的增长速度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准。他坦言:“从某些标准来看,新加坡仍然是世上生活成本最昂贵的城市之一。”
陈思贤指出,星政府的基本政策方针之一是限制全面的国家福利,使其不会产生政府所认为的对努力工作的负面激励,从而不利就业。他解释:“我认为人民行动党政府,不管谁是总理,可能都不想对这一公式有太大的改变,他们非常致力于全球化和亲商。他们还会对改变税收结构、过于慷慨地重新分配等方面非常谨慎,因他们担心会影响激励措施。”他重申,该国还需做更多的工作,因不平等问题不会凭空消失。
40以上人士培训补助源于就业错配?
仔细观察今次的财政预算案,其中一个“亮点”或许是新加坡推出“技能创前程进阶计划”(SkillsFuture Level-Up Programme),协助年满40岁的国民继续升学或学习新技能,包括于今年5月提供额外4,000新元(约2.33万港元)的技能创前程培训补助,用以进修专业课程,加强就业能力。
从2025学年起,当地人还可享有“中途职业加强津贴”(SkillsFuture Mid-Career Enhanced Subsidy),可到工艺教育学院、理工学院或艺术学院,报读全日制专业文凭课程。
修读全日制课程的雇员,更可在进修期间获得每月最高3,000新元(约1.75万港元)的培训津贴,最多领取24个月,以减轻他们因请假进修而损失的收入。黄循财表示:“学习不能因正规学校教育结束而停止,我们必须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帮助我们的员工不断更新技能,学习如何更有效地利用新科技。”
新加坡红点同心党(Red Dot United)主席符明俊博士 (David Foo)向记者解释,新加坡政府一直认为需要不惜一切代价实现增长,因为有了增长,就能克服失业问题,惟他指这个说法有一个大问题,就是政府的目标过高,其目标有点偏向于未来及高科技产业。他指出:“因此新加坡人会发现,虽然高端产业有就业机会,但我们大多数人都没有资格从事这些工作。”
符明俊指出上述的就业错配问题在于:“我看到了 GDP和经济都在增长,但这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我似乎正在失去。我认为这需要消除。新加坡或许如同香港一样,不平等现象非常严重,这种不平等现象需要真正加以解决。”他又指,星政府在新冠疫情期间已罕有地派钱,但他认为能否为最底层40%的人延长一点工作激励,甚或给予他们全民基本收入,“我认为这很重要,因为你需要给人们支付生活工资(living wages)。”
符明俊向记者分享一个令人震惊的个案,是一位来自Certis Cisco公司的人,该公司曾是新加坡员警部队的商业部门。他表示事主56 岁,收入却只有1,004美元(约7,839港元),而新加坡的生活工资约为2,000至3000美元(约15,615至23,422港元)。这位保安员还是家中的经济支柱,其妻子是全职主妇,需要照顾年幼子女。他慨叹:“所以我们的确有一个问题。他不是失业、有一份全职工作,但却无法负担生活。”
经济前景不稳 新加坡也流行“北上消费”
除了上述种种,新加坡近年还面对着公司裁员、就业市场萎缩,国民需前往海外工作、转往零工经济等就业问题。符明俊引述前总理李光耀于上世纪90年代的一番话指,当时新加坡正处于黄金时代,但李光耀说假若国人不得不外出工作,那就知道国家正在走向困境。他说:“我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新加坡正朝着这个方向前进。如果国人在这里找不到任何工作,而且必须到海外去找工作的话,那么就真的出了严重的问题。”
早前,记者有幸亲赴狮城,与一些新加坡人倾谈,发现当地经济许多方面均和香港十分相似。不仅是生活成本高昂,当地经济发展也因地缘政治、环球经济特别是中国经济放缓的影响,以至该国人口规模和经济体量较小,内需空间不足等问题而挑战重重。其中一样最感同身受的是,原来新加坡人近年也面对经济不稳、地区经济融合的问题,且流行“北上消费”,即前往邻近的马来西亚新山消遣购物;唯一不同的是当地似乎对离境消费未有太大的顾虑,或许这是因为当地经济结构更加多元所致。
无论如何,是次财政预算案能否助狮城应对种种经济挑战仍有待观察,不仅因相关政策需要发挥效用,而且今次预算案公布的50亿新元的第一批政策,也只不过是当局宣布至2030年为“新加坡携手前进”相关政策投入近400亿新元的一小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