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汇、新能源、电动车:中国实现碳中和的三大计

撰文: 蔺思含
出版:更新:

在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阿拉善盟,当地的农民在这片一度水草丰美、如今严重荒漠化的土地上大面积的种植梭梭树——一种有着灰白色树皮、身材矮小的抗旱乔木。这种树不仅防风固沙,其根部生长的寄生植物肉苁蓉更是一种传统名贵中药。
农民卖药材的利润之余,种下的树林若在三年后能达到65%的存活率,还会获得另一笔补贴。而这些树林,则是过去几十年来全中国上下通过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对抗荒漠化和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

超出预期的林区碳汇能力

阿拉善生态协会在接受彭博社(Bloomberg)采访时表示,当地的农民并不理解气候变化,但植树造林项目给他们带来了收入,而当地的生态环境也确实变得更好了。

参与植树造林的不仅仅是阿拉善的农民。学校学生、企业员工和政府官员每逢春天一同出行种树;影视明星争做植树造林大使;而在广泛使用的手机支付程式上,用户可通过每日步行量转化成积分,平台再以相应的资金投入到植树造林行动中,美其名曰全民共建的“蚂蚁森林”。

几十年来的行动似乎取得了颇大的成效。根据去年发布在国际期刊《自然》(Nature)上的一篇论文,得益于各省份快速推进的植树造林活动,2010至2016年间,中国的陆地生态系统年均吸收11.1亿吨碳,为同时期人为碳排放的45%。

根据基于大气温室气体浓度计算排放通量的方法,研究团队发现中国西南三省(云南、贵州和广西)和东北两省(黑龙江和吉林省)林区的碳汇能力(carbon sink,即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之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被低估了。在过去十到十五年间,这些省份的森林面积以每年4万至44万公顷的速度增长,而这还只占全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的四成不到。

2019年美国太空总署(NASA)的一项发现亦印证了这一现象。结合过去近20年的卫星地图来看,中国和印度两国构成过去20年间全球新增绿化植被的三分之一——尽管两国仅拥有全球9%的陆地植被面积。而中国的新增植被当中,42%得益于保护和扩大森林植被面积的工程。

不只是西南东北两大重要林区和包括内蒙古阿拉善在内的大西北荒漠,2004年以来,中国170多个城市也开启了“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尽管多年的植树造林运动不乏错误和失败的经验,但从总体来看确实使中国的碳汇能力有显著提升。

世界各国每十年由人为活动造成的植被增长率,全球平均值为2.3%,中国和印度分别以高于10%和6%的增长率遥遥领先欧盟、加拿大等国。(NASA)

燃煤比例居高不下

但减碳显然不能只依赖碳汇。中国科技大学的刘毅教授表示:

要实现习近平主席所承诺的2060年前净碳排为零的目标,必须实现能源结构的巨大变化以及可持续的陆地碳汇增长。

可是现实中,中国现有的能源结构转变尚未谈得上乐观。根据去年10月,由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等18家中国研究机构联合发布的《中国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中国若以全球温控1.5摄氏度的目标为导向进行转型,需要在2050年将煤炭在总能源结构中的占比降至5%以下。

而2019年,煤炭仍占中国整体能源使用的58%,而发电能耗方面则有65%来自煤炭,位居第二的水能则只占17%。

鉴于煤炭在化石燃料中碳强度居首,英国、美国和欧盟等近年来都在逐步淘汰煤炭,推动天然气和各类可再生能源成为主导。但近年来中国似在 “减煤”方面仅有寸进。2020年,中国国家能源局将从能源结构中“减煤”的目标下调至0.2%,2019年该数字还有1.5%。为什么中国“减煤”进程这么缓慢?

产能过剩背后的政策渊源

回到中国北方、拥有丰富煤炭资源的内蒙古高原上,空旷高远的蓝天之下,一股厚厚的白色浓烟自巨大的烟囱口冒出。此地为内蒙古中部的锡林浩特市,蒙能集团旗下的锡林热电厂——2017年,这个燃煤发电站的第三期工程被国家能源局勒令停建,当时各地都在叫停建设中的煤电项目,以应对全国性的电力产能过剩。

这种电力供大于求的现象在过去五年多时间里长期存在,但新的煤电站工程却不断被排上日程。2020年一项全球能源监控(Global Energy Monitor)和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 (CREA)去年联合发布的一项研究指,中国目前有装机容量达250吉瓦的煤电站(高于美国全国的煤电站容量)正在建设中。

2007年1月,青海省大通县的一位农民在当地一家煤电站外经过。(Getty)

造成这种局面的最直接因素是2014年11月推出的一项政策。在此之前,国家能源局仍然扮演着“守门人”的角色,有关项目需经过中央严格审批才可进行,但为了减少繁文缛节、提高行政效率,这项权力当时被下放到省级政府。对于地方政府官员而言,煤电站所带来的的经济利益是GDP达标的捷径,因此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全国近210个煤电项目获批,总装机容量达到1.69亿千瓦。

直到2017年,全国范围内煤电站经济损失明显,审批权被收回,政府建立了投资风险预警系统,才缓和了煤电站产能过剩、持续扩张的情况。

可再生能源领域发展迅速

不过,一旦克服了煤炭这一大关,接下来的减碳之路就会好走很多。

一方面,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突飞猛进。根据中国水电工程学会的报告,位居煤炭之后的水力发电在2020年的前11个月达到11378.2亿千万时,占全国发电总量的17%。风力和太阳能发电量则在同时期实现了10.7%和8.1%的增长。

截至2019年,风电和光伏太阳能累计装机容量分别达到2.36亿瓦和2.05亿千瓦。更重要的是,随着投资的加速和技术方面的突破,光伏组件和风机的成本都在下降,太阳能和风能都在走向平价。

2014年,北京在全市100个地点设置充电站,图为通州区内建造的一个电动车充电站。(Getty)

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不容小觑。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的数据,在中国,交通运输行业占总体碳排的9%,道路交通排放占当中超过80%,车辆减排因此也成为一项重任。去年,中国国务院发布2021至2035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目标在2025年新能源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0%。

事实上,2015年以来,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保有量(Penetration)已连续五年居世界首位。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领先全国各地的深圳市,在2017年就率先实现公交车100%纯自动化。每天,1.6万辆电动公交车和2.2万辆电动出租车在这个1200万人口的城市穿梭。这些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发展,为中国减碳的目标奠定了基石。

目前来看,煤炭在全国电网的比重居高不下,可再生能源便难入电网的现状仍然存在。但若能对长久的政策惯性加以克服,改变煤炭占据半壁江山的能源结构,便能够享受中国在碳汇和可再生能源上的优势。

正在进行中的两会也发出了积极的信号,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刚刚发布的工作报告中,提出将把北方地区实现70%的清洁取暖率作为2021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国家电网公司(即除南方五省外、覆盖全国26省电网运营的企业)亦在3月1日宣布加快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配套电网工程建设,并在2025年实现清洁能源输送占比50%。不过,要在“减煤”上实现质的突破,接下来的“十四五”发展规划将是一个关键节点,决定着中国能否兑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