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流在香港】热潮静下来 “星星”“太阳”后继无剧

撰文: 郑逸雯
出版:更新:

2005年1月,传奇韩剧《大长今》登陆香港,全港近一半人口也是它的观众,更为无线电视(TVB)创下自1991年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收视,由此开启各大电视台大规模引进韩剧的时代。如果说K-POP为韩流吸纳年轻一代粉丝,那么韩剧则能够承载这股潮流,敲响家家户户的大门,影响力渗透至不同年龄层。当港人仍对《来自星星的你》(2013年)、《太阳的后裔》(2016年)的热播记忆犹新,却也不难发现一个尴尬的现实—下一部热爆韩剧似乎姗姗来迟……
(此乃【韩流不息】系列报道之四)

韩流在香港:图为2005年5月,韩国演员李英爱来港宣传韩剧《大长今》。(VCG)

在旺角信和中心经营韩星商品专卖店的Simon认为,现在本地电视台较以前少播韩剧,“可以说已经做到尽,现在(韩流)是靠K-POP顶住。”开店已有十三年,Simon见证信和明星商品店的兴衰,也经历韩流的起落。

韩流在香港:在信和中心经营韩星商品店十多年的Simon表示,近来生意一落千丈,靠卖电话卡帮补生计。(黄舒慧摄)

无“现象级韩剧” 卖电话卡帮补

他回忆,生意最旺是2012年前后,那时他的店舖在一楼中间舖位,“(每到周末)店里拥挤到客人都进不来,排队等待的人一路喊着‘快点结账’。” Simon说,最高峰时期,这间商场曾经有逾十间主打韩流明星商品的店舖,如今仅剩他这一间。

以前很多‘师奶’来买东西,她们喜欢孔刘那些男演员。现在都没有了。
经营韩流商品专卖店的Simon

“现在(生意)好差,差到不够交租。”这位年过五十的店主感叹。生意不景气的背后,与信和中心“没落”、网络购物兴起,乃至今年的反修例风波导致人流减少有关。不过,Simon也提到,自《太阳的后裔》以来,再未见到“现象级韩剧”出现。因此,不少以往爱追韩剧的师奶不再光顾,可谓雪上加霜。

韩流在香港:由宋仲基及宋慧乔主演的《太阳的后裔》曾在港掀起热潮,风潮更席卷整个亚洲。(资料图片)

内地市场失势 “美好童话”不再

“你看店舖外面,摆在最显眼位置的就是最好卖的商品。” Simon走到店门口,逐一展示海报、应援棒等商品,还有挂满整面玻璃门的海外旅行用电话卡,如今电话卡的销量占店舖收入的四分之一。“两三年前开始卖(这些)来帮补,因生意很难做,不知道下一个(韩流)潮流什么时候才兴起。”

翻查无线电视、Now TV各频道资料,引进韩剧数量在2017年明显下滑。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院助理讲师钟乐伟表示,近两年本港进口韩剧市场变小,源头在于2016年中国颁布“限韩令”,后续影响波及整个大中华、亚洲地区。

韩流在香港:图为中文大学社会科学院全球研究课程助理讲师钟乐伟。(郑子峰摄)

专研韩国社会及流行文化的钟乐伟分析,“限韩令”实施后,韩剧缺少中国资本支持、也难以卖给内地,变相没有人为其制作成本“包底”。“(韩国制作方)不敢像以前那么铺张,海外宣传配套也逊色,韩剧不再有风靡亚洲的影响力。”

他认为,失去内地市场后,韩方也开始调整以往迎合亚洲市场的剧集制作方向。如今不少韩剧开始探讨社会议题,也涉猎侦探、悬疑、战争等领域,这与其开拓欧美市场、与Netflix等平台加强合作有密切关系。

(韩剧)少了‘美好童话’式的爱情故事,也不一定要找最靓的明星。
韩国文化研究学者钟乐伟
韩流在香港:图为2018年11月上映的韩剧《SKY Castle》,探讨韩国教育制度及上流社会生活,在本土大受好评。(资料图片)

“没有退只有进” 韩团优势仍在

在钟乐伟看来,2014至2015年是韩流在香港的顶峰时期,其成功有不少偶然因素,例如顶级韩星拍剧带来的“明星效应”,内地资本热衷于进口韩剧等。他形容当时的盛况是“画大了饼”,如今虽然静下来,但也许这才是正常状态。

另一方面,K-POP在香港热度不减,限韩令使韩星难以进入内地宣传,转而赴港开演唱会和粉丝见面会。“香港是(限韩令)缓冲地带,有弹性余地。”钟乐伟称,2016年夏季至2017年年底是韩星来港高峰期,每月有一、两场韩星活动。

↓↓↓韩国Mnet亚洲音乐大奖(MAMA)过往多次在香港举办,即刻去片观看:

“我觉得(K-POP)是愈来愈强烈,没有退,只有进。”在西九龙中心苹果商场经营韩流商店的Vivian说。八年前因爱上韩剧,Vivian萌生开店售卖进口韩星商品的主意,如今每月都亲自到韩国取货,顺带观看K-POP演唱会。

“日本、台湾歌星已被韩星取代……韩流仍吸引十几岁、甚至年纪更小的青少年。” Vivian介绍,近年来她的客人愈来愈年轻,以小学和初中生为主,“小学三、四年级就开始追韩星了,已经不是喜欢公仔玩具。”因此她认为,K-POP在香港仍后劲十足。

韩流在香港:因爱上韩剧而开店售卖韩星商品的Vivian表示,主要客源为中小学生。图为Vivian的店舖。(摄影:郑逸雯)

同样在苹果商场经营精品店的Alan,起初卖玩具、水晶球,但因不断有客人问起韩星商品,他自四年前开始入货,两年前又因内地明星崛起,于是又加入了相关商品。“与内地明星相比,韩星(红的程度)会更加持久,没消失得那么快。”他表示,店内卖得最好的仍是韩流商品,占营业额七成左右。

Alan直言不是特别喜欢韩流明星,综观K-POP团体在不断变化,但这些歌星不停推出新歌,宣传力度够大,故得以保持人气。他更表示,并不觉得K-POP的热度在未来会有太大起伏。

韩流在香港:2017年11月,“魅力韩流冬旅嘉年华”在香港举办,偶像团体B1A4现身活动。(VCG)

港市场趋饱和 韩商另辟蹊径

“论偶像工业,仍然没有其他亚洲国家有(韩国)这个能力。”钟乐伟称。不过,他指出韩流在香港已存在多时,粉丝基础较固定,2016年后大批韩星来港宣传,“但韩星来得太密,经济效果却不一定好。”

类似情况也出现在美妆、服饰等韩流品牌方面。从商贸活动的角度来看,借助韩流文化炒起的韩风,普遍获港人接受。尼尔森(Nielsen)2018年6月发表的报告显示,香港千禧世代消费者之中,“哈韩”的比例首次超越了“哈日”,其中以25至34岁的女性消费者为主要助力。

韩流在香港:SPAO、Pony Effect、SHOOPEN等韩国服饰及美妆品牌,均在2019年撤出香港市场。(资料图片)

但钟乐伟亦提出,韩流在香港的市场已近饱和,韩国商家进军本港后,“拓展快、增幅大,却并非sustainable(可持续),他们其实是想赚快钱。”他分析,香港已非韩流商家最赚钱的地方,故他们会将目光转向东南亚、中亚、中东等新兴市场。

上文节录自第192期《香港01》周报(2019年12月9日)《港商见证兴衰 韩流退潮“星星”“太阳”后继无剧》。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香港01》周报于各大书报摊、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