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占领街头 香港、黎巴嫩、智利的示威控诉

撰文: 伍振中
出版:更新:

“燥动十月”──应该是形容过去一个月的最贴切形容词。香港、黎巴嫩、伊拉克、智利、西班牙加泰地区、玻利维亚等地爆发民众示威。在各地抗争的场合中,我们不约而同看到近期大热的电影《JOKER小丑》中的主角。街头上的愤怒民众,有些戴上小丑面具、涂上小丑妆容,有些在街头喷上小丑涂鸦。焚烧中的焰火、愤怒中的喊声……这月以来,各地民众高呼:“我们都是小丑!”、“这里也是葛咸城”。纵然各地的抗争导火线都不一样,但背后潜藏着的社会问题,跟电影中描述的葛咸城(Gotham City)彷似一出平行写照。然而,“小丑”承载的含意非轻,附带的暴力意味也不能掉以轻心。

由华坚冯力士(Joaquin Phoenix)主演的《JOKER小丑》,全球票房高达10.19亿美元,成为影史上最卖座限制级(R-Rated)电影。(剧照)

从银幕到现实街头 小丑不再是一个人

在电影的世界里,葛咸城是个穷人与富人分间鲜明的城市,穷人在充满罪恶、恶霸据地为王的坠落市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上位者却不知民间疾苦,掌握绝大部分财富和社会权力,困于低层的民众难以向上流动。民众怨气和仇富情绪日益积累。当“小丑”Arthur Fleck(Joaquin Phoenix演)在地铁杀了三名醉酒富商,并激发起一大群反抗民众以小丑的造型为象征标志,走上街头,抗议富人垄断及社会不公。

电影里,虽然没有人知道杀人的小丑背后,是位心智扭曲的精神病患者,但自始每个人都变成了敢于挑战社会秩序、怒吼不公的“小丑”。电影刻画的既是一场“成魔之路”,也是一出社会悲剧。

葛咸城乌烟瘴气,垃圾堆积、失业及犯罪困扰葛咸城。(《JOKER小丑》剧照)

在刚过去的“燥动十月”,从南美洲到中东、东亚到南欧,各国相距千里,但各地示威揭示出的社会现实,与电影中的葛咸城不乏相似之处。现实中的示威者与葛咸城民众却有着共同反抗情绪──渴望扭转社会长期以来不公的事实。

“他们只是羡慕那些比他们幸运的人。”葛咸城的大富豪,兼欲竞逐市长的Thomas Wayne在电影中如此说。Thomas Wayne在剧场中欣赏表演时,却无视外边的示威乱局。10月18日,当智利首都圣地牙哥街头的暴力骚乱正值高峰的时候,总统皮涅拉(Sebastian Pinera)宣布全国实施紧急状态令,更称国家现正处于与激进示威者的“战争”对峙局面。在不少走上街头的智利示威者看来,皮涅拉的举动与电影中的Thomas Wayne无异。

恰巧的是,皮涅拉本身便是在当地富豪榜数一数二的亿万富豪。百万人上街要求他下台,正好与电影中备受街头民众责难的Thomas Wayne,反对他做市长的情节雷同,更加让《JOKER小丑》与整场智利示威行动的互动尤为具体。

智利各地民众走上街头,不忘带上小丑面具。

智利示威:有示威者打扮成总统皮涅拉,手持一个贴上金钱标志的皮包。(AP)

十月全球示威浪潮 各地示威者皆以小丑作为抗争题材:

在中东也出现了小丑的身影,不变的也是一副诡异微笑,忧伤的眼神。十月,黎巴嫩政府因提出向通讯软件Whatsapp使用者征税,激发民众上街抗议。示威演变成群众针对社会不公、政治腐败、*教派斗争的大规模抗争运动。示威持续13天后,黎巴嫩总理哈里里(Saad Hariri)宣布辞职。

黎巴嫩的宗教分裂:黎巴嫩位处欧亚基督教和阿拉伯世界之间,因此人民的宗教背景十分复杂:基督教中有马龙派、东正教;伊斯兰教派中有逊尼派、什叶派和德鲁兹派(Druze)。1975至90年内战期间,首都贝鲁特有条著名的绿线(Green Line),分开基督教徒聚居的东贝鲁特和穆斯林聚居的西贝鲁特。即便内战结束,众宗教教派在政治决策及经济利益分配上的角力,至今依然绷紧。

在黎巴嫩的两周示威期间,街头艺术家Mohamed Kabbani和弟弟创作了一幅手持汽油弹的小丑海报图画。这幅图画在示威活动期间“遍地开花”,遍布于贝鲁特市内多处街角。Mohamed Kabbani解释,他绘画这幅图画,并不是要鼓吹示威者使用暴力对抗社会不公。“当我说‘占领街头’,这不代表要使用暴力。”,“我们在黎巴嫩的抗议示威,全都是和平与和谐的。文字比起枪炮,更具力量。”

黎巴嫩示威浪潮中,有示威者化上小丑妆容。(Getty Images)

Mohamed Kabbani口中所说的“和理非”也不是空说的。黎巴嫩的示威行动进入第11天之际,示威民众沿着首都贝鲁特至南部城市提尔的沿海道路,连成从北到南横跨全国的170公里人链,向世界展示黎巴嫩民众的和平抗争和团结一致,并且反对一切国内教派斗争。

黎巴嫩民众连成人链,向世界展示人民的团结及和平抗争精神。(Getty Images)

在地球的另一边,香港的“小丑”装扮还带着另一重意味。《JOKER小丑》电影刚好在香港实施《禁蒙面法》(10月4日)前一日上映,香港历时多月以来的反政府示威,更令小丑这个角色变得讽刺。部分示威者刻意以小丑造型上街,抗议《禁蒙面法》。连月走在前线的本地摄影师Deacon Lui,也上载了自己在街头作“小丑”的照片,他对CNN表示:“当人们没有正当途径表达自己的愤怒,很多人都会像小丑一样变得疯狂,选择反抗。”

不少社交网站上的留言形容香港好比葛咸城,普罗群众被政府和精英富人阶层所抛弃。当然,香港的示威风波除了电影主要提及经济、社会不公的问题,还很大程度是政治问题,不能直接相比。

香港也有“小丑”出没。(Getty Images)

即便如此,这些区别也不足以阻碍“小丑”成为各地的示威符号。电影里的其中一幕,男主角Arthur Fleck被告知,因为政府停止资助,没法再接受精神病治疗及药物。在黎巴嫩、智利、香港,以至加泰隆尼亚,示威者都像电影主角遭遇般,被排除、被边缘化、被沉默或漠视。

由于《JOKER小丑》电影并没表达明确的政治理念或诉求,也使小丑这个符号更加“液态”,像一块白布,让示威者投射不同的理念,更大程度包含一种幽默,以讽刺方式冲击政权的合法性;近日大量出现于香港示威的V煞面具亦同理,虽然V煞代表着“占领华尔街”,过去十年却在全球极多的抗争场口出现,抗争诉求也不尽相同。英国罗浮堡大学国际政治学者Aidan McGarry形容,“文化产物及标志给予大家是‘一分子’的感觉,也展示了团结。”

11月5日晚上,大批带着V煞面具的人,聚集尖沙咀。(港闻/郑子峰摄)

如今,香港的示威有极端化的情况,有人担心将电影中的情节与香港比较,恐怕会令示威进一步暴力和血腥。连登讨论区也有人呼吁示威者别把小丑当作是“抗争领导”,有帖文写到:“《JOKER小丑》好睇到不得了。但在此时此刻去睇,潜在著危险,危险在容易被人有意或无意错误解读成香港现况。”

下篇:“小丑”占领街头 香港、黎巴嫩、智利的示威控诉

上文节录自第188期《香港01》周报(2019年11月11日)《从智利、黎巴嫩到香港 占领街头的“小丑们”》。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香港01》周报于各大书报摊、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